《全宋诗》失收诗人及其佚诗丛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宋诗》失收诗人及其佚诗丛考   摘要:于济、蔡正孙编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是一部研究宋元之际诗学发展的重要文献,然此书在中国本土久佚,但在韩国和日本有多种翻刻本,流传非常广,影响亦甚大。《联珠诗格》对于研究宋代文学有重要的校勘、辑佚及史料价值,特别是此书保存近四百首《全宋诗》未收的佚作,其中有大量的宋代诗人不见于《全宋诗》。本文选取其中13位《全宋诗》失收的宋代诗人,对其生平进行考证,并辑录其佚诗。   关键词:《全宋诗》;《唐宋千家联珠诗格》;生平;佚诗;辑佚   中图分类号:I226.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06)05-0030-05      宋元之际遗民于济、蔡正孙编集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下简称《诗格》)二十卷,融诗格、选本及评点等多种批评方式于一体,分为300余格,每一首诗都有蔡正孙的评释。此书元代以后在中国本土久   佚 ,但在日、韩两国流传不替,据日人山本信有《新刻唐宋联珠诗格序》称此书有“爱日楼所藏元刻本、绿阴茶寮朝鲜本、平安翻刻元版本、朝鲜版翻刻本、活字本、正德本、巾箱本、别版巾箱本” ,现存最早的版本为朝鲜的古刻本。此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有收藏 ,韩国一些图书馆亦藏有残本 。朝鲜时代的书目,如《考事撮要册板目录》全罗道罗州下及庆尚道庆州下就著录有此书的刻板 。李仁荣《清芬室书目》卷二和卷五也著录了徐居正等人的《精选唐宋千家联珠诗格增注》,一为弘治壬戌(1502)朝鲜刊本,一为燕山朝甲寅(1494)字刊本 。另外韩国的柳希龄仿此书编有《大东联珠诗格》 ,可见《诗格》对韩国诗学的影响。山本信有说:“《唐诗选》,伪书也;《唐诗正声》、《唐诗品汇》,妄书也;《唐诗鼓吹》、《唐三体诗》,谬书也;《唐音》,庸书也;《唐诗贯珠》,妄书也;《唐诗归》,疏书也;其它《唐诗解》、《唐诗训解》等俗书,不足论也。特有宋义士蔡正孙编选之《联珠诗格》,正书也。” 对其评价甚高,并认为此书“可必传者有三焉” 。日本有五山版 及多种翻刻本,比较常见的是天保二年(清道光十一年,1831)须静主人(贯名海屋)刊本(有朝鲜人徐居正等人的增注),以及大?D行(天民、诗佛)校,日本文化元年(1804)江户金兰阁须原屋孙七等刊本(无增注,仅保留蔡正孙的自注)?隆4耸樵谖难?批评史上占有重有的地位,其文献价值也亟需重视,特别是此书的辑佚价值?谩2坏?载录了很多《全宋诗》已收诗人的佚作,而且还保存一大批《全宋诗》未收诗人的佚作,同时蔡正孙自注中还保留一些诗人的生平资料。本文将以《诗格》中《全宋诗》部分失收的宋代诗人为中心,勾稽相关资料考证其生平,并辑考其佚诗,以期有助于《全宋诗》之补订。   1.陈爱山,《全宋诗》未见。元郭翼《林外野言》卷下《与顾仲瑛书》:“窃见昆山人物之盛,非他州可及,有耆儒硕学若李季高蓉月先生、卫培月山先生、二山郑渔溪、陈爱山。”可见陈氏可能为昆山(今属江苏)人。《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载有陈爱山,可见陈氏是南宋末年临安之艺人。《文渊阁书目》卷二著录:“《陈爱山诗稿》一部三册。”放在元人诗集之中,则陈氏已入元。元曹伯启《曹文贞公诗集》卷三有《和陈爱山》及《再和》,疑陈氏与曹伯启有交游。《诗格》载其佚诗一首:   山中   樵人归后鹿成群,几树青松鹤自分。   天外夕阳沉未尽,春风吹起一山云。(卷十九)   2.陈人杰(1218~1243),一名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闽(今福建)人。著有《龟峰词》。《全宋词》第五册收其词31首。《诗格》载其佚诗一首:   书怀   可怜玉帐几韩刘,收拾关山不到头。   青草黄云江北岸,雁声依旧送边愁。(卷十二)   3.陈镜湖,生平不详,惟元郭豫亨《梅花字字香》前集引其诗一句:“何时更约孤山去”(此句《全宋诗》亦未收)。按其《撤戍》诗蔡正孙自注云:“时理宗戊戌(1238年)春,议和罢戍。”则知陈氏为南宋后期人。《诗格》载其佚诗三首:   吴门怀古   枫叶飘零满眼秋,五湖烟阔水悠悠。   不知范蠡舟能大,载得吴王一国愁。(卷十)   撤戍   闻说边头卸铁衣,依依杨柳亦舒眉,   人情莫道春和好,只恐西风有冷时。(卷十三)   促织   金菊芙蓉绕宅深,夜长辛苦为谁吟。   红妆总是秦筝手,不上寒机枉费心。(卷十七)   4.陈月观,宋元之际时人,《鄱阳五家集》卷一宋黎廷瑞《芳洲集》有《金陵陈月观同年三首》。可见陈氏可能为金陵(今南京)人。黎廷瑞(1250~1308),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咸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陈氏与之同年,则亦为咸淳七年中科举。宋亡后,陈氏可能漫游北方,汪梦斗《北游集》卷上《山阳寄陈月观》云:“幽州此去三千里,行客当归六月期。”又王奕《玉斗山人集》卷二有《见陈月观二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