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县甘蔗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的对策.docVIP

镇康县甘蔗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的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镇康县甘蔗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的对策

镇康县甘蔗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的对策   [摘 要] 文章在对镇康县甘蔗生产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条件进行深入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县今后甘蔗生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镇康县 甘蔗生产现状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063-02   镇康县是临沧3个边疆县之一,也是临沧市与缅甸边境贸易合作区的组成县之一,是云南省面向西开放南桥头堡的重要前沿。   蔗糖产业是镇康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全县七乡镇均有种植,占全县六大(蔗糖、茶叶、咖啡、核桃、橡胶、坚果)支柱产业之首。在目前全球不可再生资源日渐枯竭的形势下,甘蔗作为食用糖、乙醇、生物肥等产品的再生原料,在全县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镇康县甘蔗生产发展现状   镇康县甘蔗生产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起步,通过30年的发展,产品加工工艺逐步改进,产业链逐步延长,产品从原来单纯的红糖手工制作向机械化制作红糖、白砂糖、乙醇、生物肥延伸,逐渐步入工业化、规模化轨道。到目前为止,全县有红日处理5000吨的白糖厂2座。据统计2010年~2011年榨季共有蔗园面积32.18万亩,其中县内20.29万亩,孟定镇2.95万亩,国外8.94万亩,甘蔗总产量104.38万吨,平均单产3.7吨。甘蔗工业入榨总产86.65万吨,生产白糖10.87万吨,生产酒精4580吨,生产有机复合肥8591吨,实现工业生产总值7.7个亿,占全县工业生产总值10.7835亿元的71.4%。农民蔗款收入2.095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6.54亿元的32.04%,农民人均蔗款收入达1377元,占农民人均收入2782元的49.5%。蔗糖产业实现财政增收6100万元,占财政总收入19284万元的31.6%。   二、存在问题   1.土地肥力下降   种植甘蔗的地块大部分远离农户居住的地方,加之长年连作,运送农家肥较为困难,只有靠施用无机化肥供给甘蔗生长的营养,造成土地板结肥力下降,增大了甘蔗成本。   2.产业增地矛盾突出   镇康县气候温和,日照丰富,热量充足,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加之蔗农种植甘蔗的比较效益明显较降,大部分农户受眼前利益的驱使,烤烟、咖啡、坚果、橡胶、茶叶、核桃面积不断扩大,带来各种作物与甘蔗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   3.科学种植水平低   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蔗农素质有待提高,大面积耕作管理粗放,单产低。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国家糖料基地县建设,狠抓了以良种为主的甘蔗增产技术推广,栽培管理水平较之以前有了较大提高,但基地效应不明显,且因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集中连片面积小,科技含量低,大面积栽培管理还是比较粗放,平均单产低,生产成本高。   4.蔗区生产条件差   镇康县甘蔗生产以山地蔗为主,虽然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甘蔗下田工作,曾多年多次号召大力推广甘蔗下田,但全县本来水田面积就很少,加之广大干部群众传统性地需要满足自给自足的粮食需求,甘蔗下田面积始终上不去。目前山地蔗仍占甘蔗总面积的85%以上,虽有灌溉沟渠,但多数年久失修;主要还是靠自然降水供给甘蔗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其中相当部分是坡度25度以上的陡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整个蔗区水利基础条件差,蔗区水利条件严重滞后,灌溉条件难以改善,基本上都属于中低产田地范畴。甘蔗单产低,成本高,比较效益低。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1.有利条件   1.1领导重视。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多年来一直都高度重视蔗糖产业的发展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的甘蔗生产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镇康县甘蔗生产技术推广站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蔗农的积极性。同进,组织人员研究制定了全县蔗糖产业近期发展规,计划到“十二·五”末,建成蔗糖产业基地60万亩(境内30万亩、境外30万亩),实现农业产量285万吨,工业入榨量260万吨;建成蔗糖生产线4条,日处理甘蔗能力2万吨,蔗糖产业工农业产值达到30亿元,蔗糖产业税收达到2.5亿元。   1.2自然环境优越。镇康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日照充足,霜期短、温度四季变化不明显,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显著,大部分地区适宜甘蔗种植生产。海拔510~2978米,年降水量1700毫米,雨季集中在5~10月,蒸发量1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年平均气温18.9℃,最高气温36.3℃,最低气温为-2.1℃,月平均最高气温26.6℃,月平均最低气温13.6,无霜期333天,年日照时数1936.8小时,年有效活动积温6786.3℃,年太阳辐射总量93.6千卡/平方厘米,日照百分率为44%。   1.3有较大的扩展空间。镇康县与境外缅甸甘蔗种植有较好的合作基础,甘蔗作为境外毒品种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