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成都市旅游形象明晰化的思考
【摘 要】:多年来成都市旅游形象一直比较模糊,成都市旅游资源丰富而又没有明显的主线是一大成因。文章重点从成都市历史文化方面分析探讨,提出青城山--都江堰能较为全面的涵盖成都市旅游文化,建议把青城山--都江堰做为成都市的主题形象对外宣传。
【关键词】:成都市; 旅游形象; 青城山--都江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08(2008)0510067-02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公众对旅游地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对区域内在和外在精神价值进行提升的无形价值,是旅游地现实的一种理性再现。旅游学者金颖若曾提出旅游形象定位与形象口号设计的七个要求,即独特性、社会性、吸引性(大众性、领先性、新奇性和时代感)、认同性、整体性、层次性和艺术性等。旅游形象定位的本质与目的决定了旅游形象定位的载体和内容是旅游产品而不是文脉、市场,因为游客购买的是旅游产品而不是文化、历史、市场和环境。那文脉怎样才能成为形象定位的载体与内容呢? 那就要地方政府或企业把文脉当做产品向投资商宣传,或是把文脉经过加工成为主导产品带动旅游大发展。文章基于以上理论,对成都市历史文脉进行梳理,得出结论青城山--都江堰最能代表成都市旅游形象,应作为成都市最亮的旅游名片对外宣传。
一、旅游形象现状分析
近年来, 国内学者对成都旅游形象的定位有天府之都, 休闲之都、中国西部的优游天府、成功之都, 多彩之都, 美食之都、动感之都, 美食之都、宇宙蜀都, 颐养福地、西部人居之都、东方伊甸园等,最后确定现用的天府成都,熊猫故乡。作者通过对成都文脉的梳理,认为这一形象基本符合成都市旅游形象,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熊猫故乡,这一形象对于国外宣传促销适用,但对国内游客来讲,熊猫故乡未免欠妥当。熊猫生活在原始竹林,而不太可能是一个上千万人口大都市。从国外看,可以把成都市和王朗,卧龙看作一体;而国内中远程游客却很难这么认为。天府之国这个形象在国内市场的认同度很高,然而这个形象是抽象模糊的。我们一提起东方古都北京,就会想到长城、故宫;一说到东方休闲之都杭州就会想到西湖。那么当我们提起天府之国成都,又会想到那个景点景区与之相匹配?私以为,只有都江堰,才能比较全面的涵盖天府成都的旅游文化。都江堰和熊猫,前者针对国内,后者针对国外,能够使成都的旅游形象明晰化。
二、成都市旅游文化底蕴
1. 历史文化:成都是我国西南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今址,取名成都,相沿至今,这一点在国内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中是罕见的。战国时期,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旱涝保收,岁无饥馑,成为天府之国。
秦汉时期,成都经济文化发达。秦人按咸阳建制修筑城垣,称少城。汉时成都置益州治所。秦末、汉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称天府。西汉时期,成都的织锦业已十分发达,设有锦官,故有锦官城即锦城之称。秦汉成都的商业发达,秦时成都即已成为全国大都市,西汉时成都是六大都市(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成都)之一,汉少城为成都商业最发达的城区。此外,汉代成都的文学艺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司马相如、杨雄、王褒是当时全国最有名的文学家。三国时成都成为蜀国都城,留下了武侯祠等古迹和三国人物的众多历史故事。
隋唐时期,是成都历史上第二个发展高峰。成都当时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佛教盛行。成都成为全国四大名城(长安、扬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经济地位有扬一益二之说。蜀绣为全国三大名绣之一,蜀锦被视为上贡珍品,产量全国第一。成都是中国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唐代成都文学家云集,大诗人李白、杜甫、王勃、卢照邻、高适、岑参、薛涛、李商隐、雍陶、康术等都曾短期旅居成都。后蜀成都遍布荷塘,因又称蓉城。
宋元时期,成都鼎兴,经济文化更加发达。丝绸业规模扩大,品种增多,蜀锦进一步发展。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宋元以后,成都为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国民政府置成都市为省辖市和四川省省会。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为四川省省会。198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14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
2. 饮食文化:川菜乃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川酒同样历史悠久,是中国浓香型白酒的发源地,现在更是占据全国白酒的半壁江山。川菜川酒都是四川历史上农业长期高度发达的产物。
3. 宗教文化:成都历史悠久,宗教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其中以道教和佛教文化为主。道教的发源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