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的研究概述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的研究概述
摘要:针刺是中医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从针刺方法(体针针刺法、特殊针刺法、其他针刺法)、留针时间、介入时机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概况,并讨论现有研究之不足,启迪科研思路,以期提高针刺治疗中风病的疗效。
关键词:针刺疗法;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综述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嗜食厚味、吸烟嗜酒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中风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大体上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中风的致残率较高,多数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以偏侧肢体瘫痪最为常见。笔者对近年来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行综述,显示出针刺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
1 临床治疗进展
1.1 针刺方法
1.1.1体针针刺法马立新将治疗组119例采用体针针剌治疗与对照组122例采用西医治疗的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 40%和64. 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05),显示针刺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等特点。
康红将88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0例和对照组306例。治疗组针刺双侧;对照组仅针刺患侧。结果显示,治疗组痊愈274例(47.24%),显效168例(28.97%),好转129例(22.24%),无效9例(1.55%),对照组痊愈94例(30.66%),显效68例(22.30%),好转103例(33.80%),无效41例(13.24%):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秦娟将10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显著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苏建峰等将106例确诊为中风偏瘫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3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 47%,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 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05)。
卢春玲等将12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取针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001)。
1.1.2 特殊针刺法 侍小丽等将10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以患侧手足三阳经穴为主,采用开阖捻转补泻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法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05)。
姜方建等用头皮针抽提法治疗3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结果临床痊愈12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75%。其手法以向外抽提、一抽数抽为特点,行针后产生热、胀、麻等感应,可以刺激大脑皮层的功能,引起神经冲动,有利于患肢恢复。
薛金缓对中风后偏瘫患者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15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说明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疗效满意。
董赞将6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督脉经芒针透刺)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用Ashworth肌张力评定法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肌张力的情况各评定1次。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05)。
张文立等将105例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康复组、体针组和透穴针刺组各35例,均行基本康复治疗。体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体针治疗;透穴组加用透穴针刺治疗。3组患者Barthel (BI)积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05),透穴针刺组明显优于康复组和体针组。
黄靖宇等将45例确诊中风上肢瘫痪患者予以针剌健侧手少阳三焦经穴,以巨刺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5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 56%。
郎建英等将79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靳三针结合康复疗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疗法。治疗后两组简化的Fugl-Meyer评定分值和ADL评定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