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标准粮田生产系统集成的研究
高标准粮田生产系统集成的研究
摘要针对平原粮区普遍存在的生产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高产稳产能力后劲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农田路网系统、排灌系统、供电系统、地力支持系统进行技术集成,形成了适于平原井灌区的高标准粮田建设模式,并在山东省兖州市进行了示范应用,投入使用后小麦平均单产达到7 500 kg/hm2,玉米单产达到9 000 kg/hm2的稳产高产水平。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生产系统;集成;山东兖州
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241-02
ResearchontheIntegrationofHighStandardGrain Fields’ProductionSystem
SONG Xiang-gang 1ZHU Yue-wen 1MA Chen 2HOU Zai-nian 3
(1Agricultural Bureau of Yanzhou in Shandong Province,Yanzhou Shandong 272100; 2 Xinyan Agrotechnical Station in Yanzhou; 3 Yandian Agrotechnical Station in Yanzhou)
AbstractThe grain-productive fields on the plains had universal problems such as the imperfect production facilities,low resistance to natural disasters and insufficiency of high and stable produ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a constructive mode through the technical integration on the systems of farmland road nets,drainage and irrigation,power supply and land capability had been formed. It was suitable for the high-standard grain fields in the plains and had been put into practice in Yanzhou of Shandong province. Under this mode,the wheat’s average yield reached 7 500 kg/hm2 and that of the corn was 9 000 kg/hm2,both achieved high and stable productions.
Key wordshigh standard grain fields;production system;integration;Yanzhou Shangdong
2004年以来农业部、国家发改委为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重点粮食产区启动实施了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标准粮田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解决粮食主产区农田生产设施不完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高产稳产能力后劲不足等问题,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山东省兖州市是2004年第一批项目县,2008年又实施了国家扩大内需标准粮田建设项目。围绕标准粮田怎么建、达到什么标准、取得什么效果的问题,兖州市立足平原井灌区农业生产实际,分析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薄弱环节,利用系统工程原理[1],对农田路网系统、排灌系统、供电系统、地力支持系统进行技术集成,研究形成了高标准农田生产系统,并在兖州市大安、小孟、颜店、漕河项目区进行应用,小麦平均单产达7 500 kg/hm2以上,玉米单产达9 000 kg/hm2以上,实现了预期目标。现将该高标准农田生态系统介绍如下。
1构建路网系统,便于机械化作业
1.1规划百亩方田
兖州市全境皆为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比较肥沃,适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生产。和全国大多数粮食主产地类似,该市人多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 hm2,农户分散经营,个体经营规模较小。但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却比较高。根据兖州的生产实际,机械作业以百亩方田比较适宜,即:250~260 m×250~260 m。按照这个布局,构建路网和排灌体系。在项目区内,将面积较大的方田全部规划为百亩方田。
1.2构建路网
结合规划百亩方田,每隔250 m修建1条3级路,每隔3条3级路修建1条2级路[2]。2级路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