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诗词教学的方法浅谈
高中诗词教学的方法浅谈
【摘 要】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常阅读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对阅读诗歌也有具体要求。可诗歌虽然篇幅短小,叙事简单,但它意蕴深刻,情感内敛,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浓缩历史,观照未来,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远,文化底蕴深广,故对学生而言古诗鉴赏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所以,要真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达到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探究诗歌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诗词教学 起承转合 缘景明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歌是汉语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常阅读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而且能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诗歌鉴赏也提出相应的要求:其中培养鉴赏古代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被列在第一点;另外还提出要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取新的阅读体验。诗歌虽然篇幅短小,叙事简单,但它意蕴深刻,情感内敛,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浓缩历史,观照未来,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远、文化底蕴深广、学生文言功底浅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所以,要真正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达到陶冶情操,提升品位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探究诗歌的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
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就教学诗歌中一些方法做点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1 从古代诗词的行文脉络——起承转合教学生把握诗歌内容
古代诗歌虽灿若星河,浩如烟海,但归结起来,在结构上总不过“起承转合”(这是我的浅见,但后来发现也是大家的共识)。也就是古人作诗基本上都有一个行文脉络,就是用一事一物或一景开起全诗,起到统领全诗的作用,,为诗之起句;然后承所起展开描述,起到贯穿前后的桥梁纽带作用,是承接句;接着由承而转,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为深化主题服务,是转句;最后在诗文的结尾,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整合全诗,深化意境,突出主题,使诗歌的结构完整,它往往就是诗眼或词眼,是合句。我觉得如果学生把握了古代诗歌的这一结构脉络,便能很容易的把握诗歌内容,从而达到进一步鉴赏诗歌,挖掘内涵,赏析艺术特性,陶冶性情,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所以在教学古诗的开始,我就让学生在诵读成诵的基础上,探究诗歌结构的特点,找寻古诗结构的规律。
首先探究古诗结构起承转合特点。如:在教学杜甫《咏怀古迹》(其三)时,就让学生在熟读基础上,探究其思路脉络。全诗如下: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的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说它:“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这正是诗的起句。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承前两句昭君村而写到了昭君本人,这句诗写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匈奴。仰天叹息,关山无限,茫茫朔漠,家国有恨。笼罩四野的只有黄昏的天幕,漫漫无期的人生之路。昭君永远地留在了草原,异域他乡。但是,她心中的苦悲,她对家国的思念,她的怨愤之情,又有谁知晓呢?只有孤独的青冢。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是承接句。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揭示王昭君悲剧命运的根源及其思念故国的不变情怀。王昭君虽然骨留青冢,而魂灵还会在月夜回到生长她的父母之邦,心还永远向着汉朝。这是紧接着前两句,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是诗歌的“转”。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是此诗的结尾,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昭君的“怨恨”尽管也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共同的感情,此为全诗的合,也是全诗的诗眼。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他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像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他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全诗通过起承转合的思路,自然地表达出作者深沉的思想。
再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ppt VIP
- 钢结构高空安全施工专项方案.docx
- 单位档案管理员题库.pdf VIP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x VIP
- (优质!)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14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审核检查单(2025A0)(可编辑!).docx VIP
- 001-10.绿色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费用实施登记表GDAQ20110.xls VIP
- 文正路自评报告.doc VIP
- (优质!)GB 45673- 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9 相关方”审核检查单(2025A0).docx VIP
- 2024浙江丽水缙云县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