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期生姜精油含量及成分剖析.docVIP

不同生长期生姜精油含量及成分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生长期生姜精油含量及成分剖析

不同生长期生姜精油含量及成分剖析   摘 要:以“莱芜大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生长期鲜姜和种姜精油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生长的进行,鲜姜和种姜精油的含量逐渐增加,化学成分增多,生姜生长结束(10月21日)时,鲜姜、种姜的精油含量分别比幼苗末期(7月22日)增加175.61%和77.34%,化学成分分别由32、38种增加至54和53种。不同生长期鲜姜和种姜精油成分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α-姜黄烯、姜烯、α-法尼烯、β-倍半水芹烯、β-红没药醇等倍半萜类化合物,且尤以姜烯在不同生长期鲜姜和种姜精油中含量最高。   关键词:鲜姜;种姜;生长期;姜精油;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S632.50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2)10-0044-04   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作为辛香调味蔬菜,广泛用于食物烹调,其主要提香成分为姜精油。姜精油是指生姜中的挥发性物质,几乎不含高沸点成分,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主要用于食品及饮料的加香与调味。现已发现姜精油中有100多种组分,主要为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和氧化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其余还有单萜类和氧化单萜类化合物[1]。Onyenekwe[2]等从尼日利亚干姜精油中分离鉴定出89种化学成分,其中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占64.4%,单萜类化合物占2.4%,但主要成分为姜烯和倍半水芹烯;Cornell等[3]研究表明,倍半萜烯类化合物是澳大利亚生姜精油的主要成分,其中香叶醛和橙花醛的相对含量较高;陈帅华等[4]从生姜姜肉和姜皮中分别鉴定出51和62种成分,其中共有组分46种,姜肉独有组分5种,姜皮独有组分16种;战琨友等[5]从姜精油中鉴定出68种成分,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类和单萜类化合物。虽然前人对姜精油的成分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均没有涉及不同生长期对姜精油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不同生长期生姜精油,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旨在确定不同生长期生姜精油含量及主要化学成分变化,为更好地合理利用生姜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试剂和原料   仪器:QP2010 Plus GC-MS仪(日本 Shin adzu);JJ-2组织捣碎机(江苏省金坛市金伟实验仪器厂);挥发油提取器。   试剂:二氯甲烷(色谱纯)。   原料:生姜生长过程中分期收获的“莱芜大姜”新生根茎(鲜姜)及种姜。   1.2 生姜精油的提取   将生姜洗净后,称取400 g鲜样用组织捣碎机捣碎,置于挥发油提取器中蒸馏提取5 h,静置分层后读取挥发油的体积[6],提取出的生姜精油置-18℃低温下保存备用。生姜精油的含量按下式计算:   生姜精油含量(ml/kg)=读取的挥发油体积(ml)/鲜姜的质量(kg)   1.3 生姜精油的成分分析   样品前处理:取20 mg生姜精油溶于10 ml二氯甲烷中,上柱前用0.45 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姜精油经GC/MS分析,得总离子流色谱图,经计算机NIST08质谱库检索,结合有关文献[2,7~11],确定姜精油的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Rtx-5ms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2 ml/min;进样量为1 μl,分流比为10∶ 1;升温程序为80℃停留3 min,以 20℃/min升至140℃,停留2 min,再以6℃/min升至230℃,停留3 min。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电子轰击电离(EI),电离能70 eV;扫描时间间隔为1 s,扫描范围为45~550 m/z;接口温度为250℃,离子源温度为230℃;电子倍增管电压为800 V。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生长期生姜精油的含量   由图1可以看出,种姜的精油含量显著高于鲜姜,且随着生长的进行,鲜姜、种姜精油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尤以根茎膨大前期(8/21~9/20)增加较快。10/21生姜生长结束时,鲜姜、种姜的精油含量分别为3.39和3.60 ml/kg,分别比幼苗末期(7/22)增加175.61%和77.34%;而仅在根茎膨大前期(8/21~9/20)鲜姜、种姜精油含量就分别增加了97.97%和57.01%,但在发棵期(7/22~8/21)和根茎膨大后期(9/20~10/21),鲜姜、种姜精油仅分别增加20.33%、8.87%和15.70%、3.75%。   2.2 不同生长期生姜精油成分的GC-MS分析   表1显示,幼苗期(7/22)、发棵期(8/21)、根茎膨大盛期(9/20)及收获期(10/21)的鲜姜精油中分别鉴定出32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