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枯萎病―白粉病―褐斑病―黑星病多抗性鉴定技术的研究.docVIP

黄瓜枯萎病―白粉病―褐斑病―黑星病多抗性鉴定技术的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瓜枯萎病―白粉病―褐斑病―黑星病多抗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黄瓜枯萎病―白粉病―褐斑病―黑星病多抗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摘要:采用苗期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对17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进行枯萎病、白粉病、褐斑病和黑星病多抗抗源鉴定、筛选。通过对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2种方法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ra=0.995336,rb=0.995109,rc=0.989269,rd=0.987827),充分说明复合接种法是可行的,可以用于黄瓜种质资源对上述4种病害的多抗性筛选。在复合接种条件下,5份自交系高抗枯萎病,9份高抗白粉病,3份高抗褐斑病,1份高抗黑星病。其中06对4种病害均具有较好的多抗性,病情指数达到高度抗病级;XL6-1-2、66和A18-2-1可兼抗枯萎病、白粉病和褐斑病,与田间抗病性表现一致。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白粉病;褐斑病;黑星病;多抗性鉴定      黄瓜枯萎病、白粉病和黑星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黄瓜褐斑病2005年前后发生流行,目前是继黄瓜霜霉病之后又一发生普遍的黄瓜病害。随着黄瓜病害种类逐渐增多,病害程度日趋严重,黄瓜病害的多抗性鉴定技术使抗源材料筛选及品种抗病性鉴定更加快速、简便,提高了选择效率,大大缩短了抗病性鉴定的周期,加快了育种进程,已成为黄瓜抗病育种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在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黄瓜枯萎病一白粉病一褐斑病一黑星病的苗期多抗性复合接种鉴定方法的研究,并与各病害的单抗性鉴定相比较,以期确定一套适合该4种病害的多抗性鉴定方法,使黄瓜的多抗性在同一株幼苗中准确无误的表现出来,使抗源材料的筛选及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更加简便、快速和准确,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为黄瓜抗病、高产育种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育苗和管理   试验于2009年9月13日至10月20日在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温室进行。供试黄瓜材料均由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提供。黄瓜种子用0.1%升汞液消毒10min,用清水冲洗干净后于45~50℃温水中浸种4~6h,再于28~29℃恒温箱内催芽。出芽后播于盛有灭菌蛭石的营养钵内,3次重复,每次重复10株。夜间覆盖薄膜,出苗后按常规管理,浇1次营养液。         1,2接种体制备   黄瓜白粉病菌来自于田间新鲜病叶,枯萎病菌、炭疽病菌和黑星病菌为本实验室分离保存。   枯萎病菌:枯萎病菌在PL培养液,25℃条件下振荡培养5-7d。用双层纱布滤去菌丝后,于4500r?min-1下离心15min,弃上清液,孢子用无菌水稀释至1×106个?mL-1悬浮液。   白粉病菌:取田间自然感病病叶,吹去老孢子,于散光条件下保湿24h,新孢子长出后,用毛笔刷入水中,加少量吐温做分散剂,配成体积浓度为20000个?mL-1的孢子悬浮液。   褐斑病菌:为本室采集自河北乐亭县田间自然发病株分离保存的071菌株。将保存在PDA斜面上的褐斑病菌071转接到灭菌的PDA平板上,置28℃温箱中培养5-7d进行扩繁。加适量无菌水洗下分生孢子,用纱布滤去菌丝,经血球计数板计数配成体积浓度为4×104个?mL-1的孢子悬浮液待用。   黑星病菌:将保存在PDA斜面上的黄瓜黑星病菌,加少量无菌水,振荡洗下孢子,然后将孢子悬浮液加到预先铺好的PDA平面上,涂匀,于20℃温箱中培养7d左右。无菌水洗下孢子后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孢子分散于水中,血球计数板计数后配成体积浓度为105~106个?mL-1的悬浮液。      1,3接种方法   单一接种法:4种病害在同一材料不同植株上进行接种。枯萎病采用胚根接种法,待胚根长至0.5cm左右时接种枯萎病菌;白粉病、褐斑病和黑星病分别采用第1真叶喷雾接种法。   复合接种法:试验设3次重复,每次重复播30株,以不接菌为空白对照。接种程序如下:4种病害在同一材料的同一植株上进行接种。于种子萌发后用胚根法接种枯萎病菌:待2片真叶展开时,在存活植株第1真叶上喷雾接种白粉病菌,接种温度15-25℃:3-4d后在第2片真叶上接种褐斑病菌,接种后保湿24h,以后夜间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7-8d后在新出叶片上接种黑星病菌,接种温度20℃左右,接种后保湿24h,以后夜间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      1,4病情调查   分别于接种后5-10d调查病情,病情分级标准和抗性评价指标见表1、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复合接种法与单一接种法的抗性对比分析   表3苗期接种调查结果显示,各材料均能充分发病,单一接种法和复合接种法发病症状相似,发病趋势一致,均能反映出材料间的抗性差异,对照均未发病。将2种不同接种方法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ra=0.995336,rb=0.9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