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承机电特色职教文化 提升育人水平途径剖析
传承机电特色职教文化 提升育人水平途径剖析
【摘 要】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校史资源,传承雨耕文化,彰显职教特色,并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教育力帮助学生提升人文修养和品行,充分展现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为培养德技双馨的高职人才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1面对未来,学院将不断坚持传承创新、文化铸校,精心培育机电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切实担负起高校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任,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电职业技术;彰显职教特色;高职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5-00-02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源于八十年前的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探索和发展,在传承雨耕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机电特色职教文化体系。学院秉承“修德、练技、立业、报国”之校训,以美丽机电、幸福机电、和谐机电、创新机电和活力机电的“五个机电”事业为支撑,不断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办学理念认同、管理制度建设、学术环境营造、文化品牌形成、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形成了标志性成果。
一、传承雨耕文化拓展文化发展境界
八十年的蓬勃发展,其不竭的发展动力和创造力都来源于对文化的坚守,机电人始终被同一种思想贯通、同一种精神穿越、同一个目标指引,这就是灌注到机电人灵魂中的雨耕文化。
1、雨耕文化的继承。以“雨润滋兰,耕耘不弃”为主要内涵的雨耕文化,崇尚的是修德,塑造的是品格,培养的是练技,熔铸的是立业,奉献的是报国,服务的是社会。它如同烙印将机电人特有的魂魄、风骨和创造力,融入在自身发展的基因谱系里代代传承,并将这种优秀的、有自身个性的校园文化基因融入到发展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到师生的行为品行当中,最终形成了极具机电特色的校园文化。学院食堂前校园“雨耕”的铭石,每年一次以“雨耕”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校友返校的“雨耕”论坛,院大学生记者团出版的《雨耕山下》等期刊,都深刻展示了学院雨耕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院还通过开设人文讲坛、采集知名校友资料,征集和整理实物文献、精心策划校史馆、拍摄纪录片等方式讲述校史、景观、学校发展、校园风貌和励志故事等,让广大师生关注学院办学理念、文化特色、发展脉络,为学院在骨干院校建设中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切实推进“工学结合”确立了核心价值追求。
2、雨耕文化的丰富。近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科学素养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借鉴发达地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兼收并蓄,开展文化交流。一是“文化走出去”。通过派遣交流生等方式加强与台湾高校间的校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文化的交流。重点围绕与台湾新竹县私立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间的历史渊源加强两校之间的合作,推动皖台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2013年11月,学院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协议,共建校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开创了我省高职院校与发达省份同类高职院校“结对子、种文化”的先河。二是“文化引进来”。学院长期与芜湖书画诗词研究团体联合开展各类人文讲座、培训、艺术活动等,让高雅艺术进校园、繁荣校园。如近年来学院开展的“人文耀眼弋江”、“高雅艺术校园展演”等文化交流活动,提高了师生文化素养,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
3、雨耕文化的实践。自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以来,学院在传承、丰富着雨耕文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产学互动,能力为本,创新创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行业企业科技开发与创新。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的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全院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指导。不断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服务载体。学院设立了每年10万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资助经费,投入近百万元建立了“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工作室”和“大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室”。经过努力,学院孕育了为数众多的创新创业先锋,积淀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文化。学院先后获批“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校”、“全国高职高专创新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二、彰显职教特色发挥文化引领功能
1935年学院前身内思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在创办之初,就明确了以职业教育为己任,以实业救国为目标,孕育出一代代具有爱国情怀、吃苦耐劳、务实创新等可贵品质的机电学子。80年来社会沧桑巨变,但是,秉承职业教育精神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材却薪火相传,至今未变。
1、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近年来学院充分挖掘校企合作的内在契合点,建立“校企共融、文化共育、价值趋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