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器官移植伦理规范
器官移植的伦理规范 一、器官移植的概述 1.何为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 是用一个健康的器官取代受者身上已损伤的、病态的或丧失功能的相应器官,达到某种医疗目的的医学技术手段。 2.分类: ·按供受体不同分为 自体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异种移植 按受体不同:原位、异位移植 3.发展历史: 可以追溯到古埃及 古代神医扁鹊成功地为人做过心脏手术 1954年美国约瑟夫.默里医生首次在一对孪生兄弟间移植肾脏成功 1967年,南非医生伯纳德开创心脏成功移植之先河 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 在中国大陆,吴阶平院士于1960年率先开展第一肾移植。 林言箴教授1977年10月,国内开展了第一例人体原位肝移植 到1986年,我国已进行肾移植手术1700多例(最长存活达25年) 、肝移植59例,心移植3例和少数肺、脾、胰腺移植 4.器官移植的意义及现实成果: 目前各种类型的器官移植已成为人类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 肾移植1年有功能存活达95%以上,肝移植达79%~80%,心移植达80% 5.器官移植面临的困难:供体器官来源匮乏、器官难以长期保存、各种并发症难以预防、移植免疫问题复杂、手术难度大 最大障碍为:供体器官奇缺 供体器官来源 其他国家的器官捐献 荷兰: 18岁以上的荷兰男女公民都应填写《人体器官捐献普查表》,然后由各级政府将普查结果逐级汇总到年中央档案库。不满18岁的公民不得捐献自身器官,。 美国:鼓励器官捐献,并在学生中开展器官捐献的宣传、教育活动. 英国:1972年就开始发起题为“我愿死后帮助某些人活着”的器官捐献活动,每年散发550万张捐献卡。 6.我国器官移植困难的原因: ·封建思想导致捐献率低 ·脑死亡标准未立 器官捐献遇阻 ·公众认知度太低 政府宣传不够 ·心脏死亡捐献难度大 数量有限 二、器官移植供体选择的伦理问题 (一)、活体器官的利用 两个层面的争论: 双器官(肾)、再生器官(骨髓)的器官移植,医学为了挽救一个病人而伤害一个健康人,这种伤害是否道德? 单一脏器的器官移植,等于用一个人的生命去换另一个人的生命,这类器官移植其供体器官能来自于活体吗? 案例2 媒体报道,美国加州16岁少女亚拉刚刚过16岁生日,就被告知已患慢性骨癌,唯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骨髓移植,为救女儿,孩子的父母听从医生的建议决定再生下一个孩子,希望在仅有25%可能性中能幸运生下一个与女儿骨髓同型相容的孩子。结果如愿以偿生下了妹妹玛丽莎,骨髓与姐姐完全相同。当14个月时,医生用玛丽莎的骨髓为亚拉实施了骨髓移植。一年后,亚拉完全恢复了健康。 问题 ※其一,生下玛丽莎的目的是为了救姐姐的命,这对玛是否公正?是否有损其健康? ※其二,父母或医生是否能真正代表玛的利益? ※其三,如果要移植一个心脏,能否生一个孩子取下其心脏? (二)、尸体器官的利用 “心在跳动”的尸体:供体只能是尸体,而这具尸体的心脏还在跳动。这对以心跳判生死的人类常识来说的确是一个悖论问题。所以,死亡标准的确立成为尸体器官利用的关键。 脑死亡标准的意义:脑死亡标准的确立可以为器官移植的开展和供体器官的来源提供可靠的保障。因为,大脑死亡后体内其他器官还可存活一段时间,或应用现代医学技术延缓其他器官的死亡时间而为移植所用。 我国尸体器官利用的现状※ “国外推行死亡后器官捐献,都有一整套完备的制度。比如捐献卡制度,司机从拿到驾照那一刻起就要选择一旦车祸死亡是否同意捐献器官。对于这之后的组织配型,器官分配都有规定好的操作手续,来保证器官捐献有效而有序的进行。中国没有这样一套规范,当死亡已经发生时,再去联系家属商量捐献,早已错过了最佳时间,器官缺血太久,已经不能用来移植了。更为关键的是,中国的脑死亡标准、器官捐献都没有法律保障,对于医生来说,在这样的法律真空下做手术,他将面临的很可能是一场刑事诉讼,而不是医疗纠纷那么简单。”黎磊石院士说,“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在中国没有制度土壤,它只是理论上存在,事实上做不到。” (三)、胎儿器官的利用 利用已发生脑死亡的无脑儿作供体一般不存在争议。 如果用有脑并有严重缺陷的胎儿作为供体,或是用引产、流产产生的淘汰性胎儿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这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生命伦理难题。且不说“胎儿是不是人?”在伦理学界尚争论不休,晚期妊娠引产本身在国际上就是普遍受到禁止的。 (四)、异种器官的利用 ①限制移植器官的种类:部分腺体(如睾丸、卵巢)不能异种移植,有些器官(如脑)不能移植,其他器官能否移植,要以该器官移植后能否引起人的特性的改变为伦理准则。②将动物试验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