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留学生吴文化认同度调查.doc
江苏留学生吴文化认同度调查
吴文化是以江苏省的苏州、无锡两市为 代表的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江苏高校学 生,研究吴文化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吴文 化的由来与内容,以及江苏留学生对吴文化的认同度, 证明了吴文化对于汉文化组成的重要意义以及留学生 了解、认识吴文化的必要性。同时,本文用问卷调查 的形式来正面反映留学生对于吴文化的了解度,以此 来对症下药,加深他们对吴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吴文化;留学生;认同度
一、吴文化的由来与内容
吴文化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 成果,它以苏州、无锡两地为代表,是汉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此文以苏州为例探讨吴文化的由来与主要 内容。
(一)吴文化的由来
苏州,是镶嵌在江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燦明珠,它 历史悠久,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早 在1万年以前,先民们就已生活、劳动在这块带有原 始气息的土地上。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他们
已经创造出内涵丰富、富有特色的原始文化,水稻的 种植、纺织技术的发明以及四五千年前技术高超的制 玉工艺的出现,无不透露着一个重要的信息:这里是 我国水稻种植的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 民曾经创造出足可与中原文化媲美的辉煌的原始文明。
三山文化就是吴文化的起源文化之一。1985年, 吴县三山岛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时代文化的面膜,
也揭开了苏州历史文化发展的帷幕。根据三山岛旧石 器遗址各方面材料的分析,可以初步断定,这是一处 石器制造场。除了在此生产石器外,古人类还将此地 作为季节性的居住营地,常在气候适宜和食物丰富的 季节来此作短期居留,在此制成一批工具后离去。三 山旧石器中最特别之处就是它们与吴县新石器时代的 磨光石器之间无明显的传承关系,有可能三山导古人 类可能在全新世海浸开始后不久就已经离去,取而代 之的是己经获得了崭新经济手段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 总而言之,吴文化在起源时就以显现其别具一格的独 到之处,这为吴文化之后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
(二)吴文化的主要内容
吴地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先辈们在这里留下了 丰厚的文化遗产。其丰厚性体现在古城名镇、园林胜
迹、街坊民居以至丝绸、刺绣、工艺品、著名特产“太 湖三白”等丰富多彩的物化形态,还体现在文化心理 的成书、文化氛围的浓重等等方面。千百年来苏州人 才辈出,如漫天繁星,闪烁生辉,范仲淹、项羽、阖 闾、叶圣陶等历史、文化名人皆出于吴地。此处就以 “太湖三白”、范仲淹和苏州园林三者为例探讨一下吴 文化的主要内容。
1、 “太湖三白”
据古书记载:吴郡太湖有名食曰“太湖三白”,因 太湖银鱼、白鱼、白虾三味湖鲜之色泽而得名,这种 关于“太湖三白”名称由来的说法约定俗成,为当地 人所熟知。“太湖三白”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原武 进县)、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和无锡市的地方著名 系列菜“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利用太湖三白所制 作之菜肴的选料,极为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尤因其 出水即易死亡,故而最适合在水边或船上烹制太湖三 白。以太湖三白制作菜肴之方法,多为清蒸白灼等, 强调保持食材的原味。因笔者家乡也在离太湖不远之 处,有幸多次品尝这些美味食物,其味道之鲜美,唯 有亲身体验者才可心领神会。
2、 历史名人一一以范仲淹为代表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祖籍?州,后来
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他的高、曾、祖、考4 世的墓域位于苏州城西天平山麓,故天平山或称范坟 山。范仲淹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在《岳阳楼 记》中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名句,既是他孜孜追求的人生境界,也是他一生行 事的光辉写照。苏州是范仲淹的故乡。他一生从政30 余年,1034年出任平江知府,为官仅一年多,主要政 绩虽不在苏州,却为家乡的老乡亲做了不少好事,如 治理水患、创立苏州府学等等。
苏州类似范仲淹这样举国皆知的名人还有很多: 远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太伯、阖阎,近至近现代时期的 林则徐、叶圣陶之辈。因此,将苏州形容为“人杰地 灵”可谓是实至名归。
3、园林胜迹一 一以苏州园林为代表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的园林大致形成了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流派。皇家园林以北足为代 表,私家园林则以苏州为典型。苏州园林代表了私家 园林艺术的最高成就。
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春秋后期的吴王苑
著名的如梧桐园、长洲苑、姑苏台等。而最早的私家 园林,可能是东汉时的笮家园。明清时期,苏州园林 趋于成熟,数量众多,最多时达270多处,有“城里
半园亭”之说。尤其名园佳构,各擅其胜。建于这一 时期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已于1997 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东方私家园林中的艺术典范。就其艺 术风格来说,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师法自然, 重在因地制宜。园林作为一种时空艺术,植根于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