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铁路隧道渗漏水问题剖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溶地区铁路隧道渗漏水问题剖析

岩溶地区铁路隧道渗漏水问题剖析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呈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之势,铁路隧道质量标准要求也越来越严,越来越高,现场施工也不断引进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案,主体工程内外质量逐步提高和稳定。但隧道防排水的施工缺屡屡暴露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山区,岩溶发育,富水情况普遍。很多铁路隧道竣工后都结构稳定、外观整体美观,但衬砌结构表面却经常出现渗、漏水现象,就像牛皮癣一样,轻则影响外观,重则威胁到接触网、电力等站后工程质量,甚至引起整个铁路运营系统瘫痪。很多线下施工单位为了消除此病害,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人力和财力进行后期整改,但都东补西漏,效果不佳,隐患难除。原因在于防排水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和早期工程,引起衬砌砼渗、漏水的因素和环节较多,病因复杂,不易找到源头和根本。其重点还是在于提前预防和过程层层把控,后期整改就像拖着牛尾逆行,典型的事倍功半。本文作者主要针对岩溶地区铁路隧道衬砌结构渗漏水问题产生原因和防水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以后同类地区及相似的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及参考。   关键词 综合 系统 细节 预防 把关   1 工程概况   本铁路工程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途径地段主要为丘陵和山地,地层岩性主要为石炭系(C)、泥盆系(D)地层,其次为白垩系(K)、寒武系(∈)及二叠系(P)地层,缺失地层较多;区内地质构造较复杂,构造作用较强烈;沿线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中孔隙水、碳酸盐岩中岩溶水、碎屑岩基岩裂隙水三大类型,其中以岩溶水最发育。本铁路设计时速200km/h,预留250km/h。区间内共有隧道10座,总长12.24千米,最长隧道为5392米。隧道设计为一级防水标准,要求衬砌结构不允许渗水,衬砌结构表面无湿渍。设计主要防排水措施为:   1.1防水   1.1.1隧道二次衬砌拱部、边墙及仰拱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渗等级不低于P8。   1.1.2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拱部及边墙部位铺设防水板加无纺布防水。   1.1.3隧道拱墙环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仰拱环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纵向施工缝设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   1.1.4变形缝宽度2cm,变形缝填充聚苯板并加设钢边橡胶止水带和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拱墙部分变形缝内缘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嵌缝。明暗分界设置变形缝一处。   1.1.5二衬拱部每隔3~3.5m预留回填注浆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充填注浆。   1.1.6斜切段及明洞段衬砌拱墙外缘采用2cm厚聚合物防水水泥砂浆抹面。   1.2排水   1.2.1隧道排水采用双侧沟加中心水沟的方式。侧沟主要汇集地下水,同时起到沉淀和兼顾排水的作用,中心沟采用盖板沟的形式,主要用于排水。侧沟与中心沟之间每隔10m设置一道横向引水管。   1.2.2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设φ50环向盲沟,每10m一环;两侧边墙脚设φ100纵向透水盲沟,并每隔5~10m将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环向盲管、纵向盲管直接弯入隧道侧沟,纵向盲沟明暗衬砌段分别设置且不得联通。   1.2.3斜切段及明洞段衬砌背后(墙底以上4.4m处)设置φ100纵向盲沟,并回填50cm厚砂卵石反滤层,每隔3m采用φ50盲管引入衬砌侧沟。   2 隧道衬砌结构渗漏水问题原因分析   铁路隧道防排水是一个系统工程,层层相连,环环相扣,施工中应采取“防、堵、截、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对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和控制。过程中施工人员如果为了省工而跳级操作或关键部分处置不当,便很可能导致竣工后出现渗漏水现象,一般易出现问题和导致衬砌结构渗漏水的成因有:   2.1隧道围岩基面处理不当:欠挖地段尖类岩石、超挖地段防水板过紧张裂;基岩表面渗水点未处理,任由渗水漫流;基面上外露钢筋头、锚杆头及其他尖类物。   2.2防水板铺设不规范:防水板铺设松弛度不符合要求,搭接顺序错误,搭接宽度不足15cm:未采用双焊缝,或者焊缝宽度不满足要求:焊接工艺不过关,存在漏焊、焊穿现象,未对焊缝进行充气检查,尤其水平焊缝:未半包纵向盲管,半包纵向盲管未固定,造成浇筑砼窜入纵向盲管。   2.3施工缝、变形缝处理不当:中埋式止水带安设不当、随意,不在断面中心上;止水带未粘接(矮边墙纵向与二衬或仰拱环向、纵向之间);止水带安设深度、线型不符合要求。   2.4排水盲管不规范:盲管材质不合格,受挤压易变形导致排水不畅或堵死;纵向盲管未采用土工布外包、未固定;纵向盲管标高设置不当;纵向盲管排水口未采用135°弯头连接,采用盲管外包防水板排水;排水口外高内底反向排水,进入砼封堵排水管;排水口高低不齐,且间距过大;环向盲管设置间距不当,局部涌渗水较大地段未加密设置。   3隧道防排水施工过程中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