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尽善尽美浅述孔子音乐思想
尽善尽美浅述孔子音乐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音乐家和教育家[1]。“真正的音乐艺术是物质(乐音运动)与精神(心灵运动)的动态对映过程。”这是中国特殊的感物、体物方式决定的“音心对映论”的中国音乐美学对音乐的经典性定义。具体来说,不同的思想家对音乐的内涵所指不同。孔子的“乐”是尚有原始歌舞的痕迹并被赋子新的文化阐释的“人籁”。
孔子一方面主张给音乐贯注以“仁”的道德内涵,要求音乐必须具有“仁爱”(仁者爱人)的精神;另一方面他认为音乐不是单纯的艺术,而是个人修身立世的根本,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策。另外,他还提出了“尽善尽美”说,第一次把音乐的审美标准提到了美、善统一的高度。在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他认为音乐的任务和功能应该是教化人民,安定社会秩序的工具,是社会伦理道德的一部分,强调了音乐作为教育手段的作用,将音乐置于了突出的地位。孔子的思想,自汉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2]。
一、乐与仁的关系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把“仁”作为了衡量事物的最高尺度。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孔子提倡的“爱人”,是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才能达到真、善、美的崇高境界。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以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3]。在音乐思想方面,他主张给音乐贯注以“仁”的道德内涵,认为音乐是实现“天下归仁”理想的重要途径,要求音乐必须具有“仁爱”(仁者爱人)的精神。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这里孔子把礼和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二、乐和礼的关系
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提出了礼乐制度,对不同等级地位的贵族在典礼仪式中所使用的乐器、表演的乐典舞蹈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礼乐制度配合其政治上的等级制度共同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具体地说,两者有三层关系:第一,乐是情感的流露,意志的表现,用处在发扬宣泄,使人尽量地宣泄;礼是行为仪表的纪律、制度,是人为的条理,用处在调整节制,使人于生气之中不至泛滥横流。乐使人活跃,礼使人收敛;乐使人任其自然,礼使人控制自然;乐是浪漫的精神,礼是古典的精神。第二,乐是在冲突中求和谐,礼是在混乱中求秩序;论功用,乐易引起同情、共鸣,礼仪显出等差分际;乐使异者趋于同,礼使同者现其异;乐者综合,礼者分析;乐之用在“化”,礼之用在“别”。第三,乐的精神是和、仁、爱,是自然,或是修养成自然;礼的精神是序、节、制,是人为,是修养所下的工夫。乐本乎情,而礼则求情当于理。孔子非常尊崇这种思想,并对起其进行了发展,提出了“礼乐”的口号,把音乐与政治、伦理道德、氏族宗法制度的礼仪紧密地结合起来。他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4]这一论述表明“礼乐”在孔子心目中一直是君主权威的象征,是统治工具的体现,也表明了孔子对“礼乐”在政治生活中作用的重视程度。
三、孔子的音乐审美观一尽善尽美
孔子认为,音乐的最高形式是尽善而又尽美(“善”指的是音乐的思想内容,“美”指的是音乐的形式美),美善结合,善重于美。可见,孔子在评判音乐的时候不仅要看其艺术性的优劣,更要看其思想性的好坏。譬如,《韶》和《武》这两部乐舞,虽然它们在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孔子还是从其内容的不同上分出了高下。因为相传贤能的舜是在尧的禅让下获得王位的,而周武王却是以武力征伐得天下,况且他原是诸侯,处于臣子的地位,杀商纣王,毕竟有弑君之嫌。在孔子的眼里,舜的乐舞《韶》自然更合乎理想社会秩序的标准,所以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48:“7物理控制-7.3办公室、房间和设施的安全保护”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家校共育合作策划方案大全(10篇).docx VIP
- 员工岗位晋升和薪资晋级管理办法(套头).docx VIP
- 钉钉数字化管理师试题库(二).pdf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0:“7物理控制-7.5物理和环境威胁防范”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1:“7物理控制-7.6在安全区域工作”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产品分析讲课课件.pptx VIP
- GB∕T22081-2024《网络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控制》之52:“7物理控制-7.7清理桌面和屏幕”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5A0).pdf VIP
- 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doc VIP
- 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配置、参数表(载货汽车).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