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潍县民间信仰习俗剖析
山东潍县民间信仰习俗剖析
[摘 要]潍县大多数人信仰各种各样的神,即多神崇拜。人们在某时、某地、某种情况来选择自己崇拜的神,来满足个人心理上的需求。反映了人们追求平安、吉祥、富裕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多神崇拜 潍县 习俗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俗话讲“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正是说的这种情况。民间信仰亦是如此。
潍县即今潍坊市,解放前,潍县大多数人信仰各种各样的神(即多神)。其中以崇拜关帝、城隍爷、观音娘娘、“老师父”等最为普遍。在家庭生活中,人们也还都敬奉财神、灶神、天地神、门神、菩萨等。这些多神的崇拜及各种仪式,不象正规宗教具有明确的制度和教规,也没有那些严格的仪式和信规。人们只是以宗教的传统和习惯来作为自己的信条,它的力量也往往并不在于崇拜的内容和形式,而在于一种精神的信仰。
由于崇拜的是多神,所以在潍县没有一个高于一切的神,而只有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最合适的神。虽然人们信奉一切神的绝对权威,但在一定的情况下,人们也只是根据传统的习惯及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供奉一定的神。把造福免祸的希望寄托在神的意志上,去祈求神的保护,以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慰藉。如遇旱灾就祈求龙王或天地神,想得到钱财求财神,遇到危险求关帝神,想要得子求送子观音娘娘,生了病则求“老师父”等等。这种现象在民间很突出。从潍县建有的庙宇可见一斑。
潍县庙宇甚多,据《潍县志稿》统计,计有一百五十二处,其中城里十九处,其余都在郊区。
城里十九处是:关帝庙(东门城楼上)、关侯庙(老关帝庙巷)、文庙(东门大街路北)、东岳庙(东门大街路北)、真武庙(城东北角上)、文昌阁(城东南角上)、城隍庙(城隍庙街)、增福庙(增福堂街)、岳王庙(南下洼街)、石佛寺(南寺前街)、菩萨庙(南寺前街)、天仙宫(南宫前街)、药王庙(南宫前街)、关帝庙(北门大街南首)、观音大士庵(撞钟院前街)、皇姑庵(荷花湾崖)、碧霞宫(东门里路北)、北极庙(城西北角上)、武昌庙(城西南角上)。
关侯庙,建于宋代,位于潍县城里胡家牌坊街中段北侧关帝庙巷(俗称老关帝庙巷)北首。相传东汉末北海相孔融在都昌(今昌邑)被黄巾军围困,平原相刘备与关羽、张飞三千兵马来北海为孔融解围。孔融得救后,亲与刘备、关羽、张飞在北海城高埠上阅兵点将。据说宋代所建的关侯庙就建在这高埠上。
关侯庙祀蜀汉大将军关羽。每年农历二月、八月初一及五月十三关羽生日致祭,香火很盛。关羽原被封为汉寿亭侯,故称关侯庙。宋代建庙时,庙前为一大空场,至元代,在庙前向南建巷,那时关羽被尊为“关帝”,故巷名为关帝庙巷。巷南前与胡家牌坊街接连处,有一元代建的高大石坊,宏伟肃穆,极为壮观(民国时拆除)。石坊上有“敕封伏魔大帝祠”字样。
城隍庙位于潍坊市潍城区城隍庙街路北,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成化二年(1466年)知县祝茂、县丞张杰倡众重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郑板桥倡捐大修。
城隍,是守护城池的神灵,是冥界中的一城之主。该神可以保护一城的安全,并管领亡魂。旧时,潍县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五,是城隍庙会。至时庙门大开,四面八方善男信女涌来烧香、跪拜。
农历五月初一,是城隍爷出巡的日子,也是城隍庙会。出巡队伍,浩浩荡荡,穿街过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五道庙位于潍城西南半里地五条道路的交叉口,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道,就是路,所谓道神(五道将军)即古代所说的行神。行,即出行,赶路,行神也就是路神。将路神庙建于五条道路的交叉口,寓东南西北中各条道路皆有路神所辖。出行前祭路神,便可得到路神的护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平平安安。
五道庙坐西朝东,正殿为五道堂,殿门上悬蓝底金字“神威远震”横匾,两旁楹联是“持宝剑护卫五道,举钢鞭威震八方”。殿正中端坐高大的五道将军神像,一手举钢鞭,一手扶膝,勇武而威严。前面塑一红袍文官,手捧笏板,四大神像矗立两边,手持刀剑,怒目直视,令人生畏。院北侧建有“关圣帝君”神龛。
庙堂后院的百子殿,有送子观音娘娘塑像,她的怀前脚下,塑有一大群神态各异、活泼可爱的泥娃娃,求子许愿者都来这里拜观音娘娘“拴娃娃”。传说,不生育的妇女,冲服了男娃娃的泥“小鸭鸭”, 能生贵子。
紧邻五道庙的是仙师庙,俗称老师父庙,建庙百年左右。相传,清末民初,当地来了一老头给人治病,医术高明。有一天,老头忽然不见了。传言是铁狸子精显灵,越传越神,人们纷纷捐资,建起了仙师庙。从庙门到堂前是比殿堂还高的起脊铁棚,棚内张挂着“有求必应”、“神到病除”等牌匾和锦旗。
仙师庙香火极盛,每年农历三月初八,传说是老师付生日,远乡近邻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进香朝拜,最多时达上万人次,一整天香火不断,烟雾缭绕。
在潍县,人们还敬奉财神。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