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序列剖析
我国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序列剖析
摘要:为了分析我国小反刍兽疫疫情的特点,从GenBank下载我国和其他国家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毒株H基因全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DNAStar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始于2007年的我国首次PPR疫情中,我国西藏地区PPRV 各毒株间H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9.6%~100.0%之间,我国西藏与其他国家PPRV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介于86.7%~983%之间;我国西藏地区PPRV毒株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99.7%~100.0%之间,我国西藏与其他国家PPRV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89.3%~98.4%之间。始于2013年年底的我国又一次PPR疫情中,我国PPRV毒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9.7%~99.8%之间,我国与其他国家PPRV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介于87.2%~975%之间;我国PPRV毒株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99.2%~99.8%之间,我国与其他国家PPRV毒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89.0%~984%之间。H基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9株PPRV划分为基因Ⅳ系。我国PPRV毒株与印度毒株及土耳其毒株同源性最高,可能由这2个国家传入我国。
关键词:小反刍兽疫;H基因;序列分析;核苷酸同源性;氨基酸同源性
中图分类号: S855.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7)07-0149-04
小反刍兽疫(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简称PPR)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简称PPRV)感染小反刍动物(绵羊、山羊、鹿、长角大羚羊和骆驼等)引起的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口炎、肠炎和肺炎为特征。
PPR最初报道于非洲西部象牙海岸的科特迪瓦[1],随后传播到西非国家。1987年出现了跨洲传播,由非洲传入亚洲国家。1993―1995年间在阿拉伯半岛、中东地区及南亚次大陆地区逐渐流行[2-5]。2006年初,我国周边国家暴发了大规模PPR疫情[6];2007年7月,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暴发PPR疫情;2010年赞比亚、不丹相继暴发PPR疫情;2015年7月摩洛哥、赞比亚暴发PPR疫情;2016年2月格鲁吉亚暴发PPR疫情。
依据我国农业部消息,2003年我国周边国家频频发生PPR疫情[7]。2007年7月9日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龙门卡村首次发现PPR疫情[8]。2007年11月15日,先后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札达、日土、革吉等4个县发现疫情。2010年5月14日,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乌江村发生1起PPR疫情。2013年,我国农业部报道新疆多地区发生疫情,并呈现由边境逐渐向内传播的趋势[9]。2013年11月30日,新疆伊犁霍城县发生PPR疫情[10]。2013年12月份,新疆哈密、轮台、库车、柯坪等县发生了PPR疫情。2014年1月份在我国新疆、西藏等地发生5起疫情,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于1月22日发生PPR疫情[11]。2014年2月宁夏、内蒙古等地区发生PPR疫情;2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团结镇建设村、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和丰村发生PPR疫情[12];3月初,修水县发生PPR疫情[13]。2014年3月17日,辽宁省锦州市发生PPR疫情[14]。2014年3月18日,黑山县白厂门镇闫屯村发生PPR疫情[15]。2014年5月2日南宁市某养殖场羊群经确诊为PPRV感染,出现PPR疫情[16]。
PPRV分子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基因组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大小为15 948 nt,基因组包括6个基因,分别编码8种蛋白,即N蛋白、P蛋白、基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蛋白(H)、大蛋白(L)和C、V非结构蛋白[17]。H蛋白是副黏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基因全长1 852 bp,该蛋白由609个氨基酸构成,分子量为70 ku。H蛋白是PPRV编码的8种蛋白中最不保守的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H糖蛋白具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活性,能引起细胞病变(CPE),但是对山羊、绵羊、猴、猪、牛、马、犬等大多数哺乳动物和禽类的红细胞不具有凝集性[18]。研究发现,H蛋白存在多个翻译后的修饰位点,包括6个糖基化位点G1~G6(G5和G6未被糖基化),不同麻疹病毒及同一病毒的不同菌株之间糖基化位点的数目有所不同,糖基化对血凝素神经氢酸酶(HN)的翻译后加工、神经氨酸酶活性以及稳定性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从GenBank下载我国和世界各PPR发病国家已登录的PPRV H基因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和毒株名称等信息(表1)。
1.2试验方法
下载的氨基酸和核苷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