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资本主义崛起
仅是权宜之计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址,如巨人般横穿北京天际;88层的双子塔,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根据地,矗立于吉隆坡;莫斯科金融区的心脏,驻扎着俄罗斯外贸银行……在过去15年里,世界上不同的地方,令人印象深刻的企业总部改变了新兴世界大城市的面貌。它们无一例外都象征了一种新的混合型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假国企之名,行跨国私企之实。
国家资本主义并不是新生事物,证据就是以前的东印度公司。现在,国家资本主义已然戏剧性地复苏了。20世纪90年代的新兴市场,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几乎没有区别。可当时的舆论一边倒:一旦新兴经济体成熟,政府会将这些企业关闭或者私有化。结果是,这些国家的政府不但没有放弃此经济制高点的迹象,而且还在积极扩张。那些诸如石油、天然气等重点领域的企业,国家牢牢抓住不放。就拿中国和俄罗斯来说,国有企业市值占比逾50%。2003年至2010年,新兴世界的国企完成了所在国直接境外投资的三分之一。
西方世界愈加动荡,新兴市场愈发活跃,中国不再将国有企业视作通向自由资本主义的驿站,而是当成了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国人认为他们重新设计了一种更为高效的资本主义,越来越多的新兴世界领导人也表示赞同。
典型的是巴西政府,20世纪90年代,他们曾提倡私有化,现在,不单干涉淡水河谷公司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且迫使小型企业重组为国有企业中的一员。南非政府也向该模式抛出了橄榄枝。
人们也不禁质疑:这种模式究竟会有怎样的成功?对新兴市场甚或其他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美妙的“政府”
国家资本主义的拥趸者相信,国有企业的发展模式就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催化剂。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曾大肆进行私有化,他的疯狂引发了新兴经济体的效仿。在掩盖的繁荣中,政府不仅可以通过提供道路和桥梁等硬性基础设施,还可以通过提供软性基础设施(操纵大型公司的治理结构),来减缓资本与全球化造成的压力。
“政府”这两个字变得越来越美妙。
于是,新加坡李光耀政权举双手赞成这种模式,他们一边引进外企、推行西方管理制度,一边又扶持大量国有企业。
如今的实践者则是中国。在瑞士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上,政府和商界的联姻历历在目。西方国家政府方面通常与私营企业意见相左;而来自中方的政府和企业代表,观点趋于一致。
这不禁令人想起半个世纪前,英国和全球其他国家那场大刀阔斧的国有化运动。今非昔比,现在的模式却大相径庭。中国的基建企业的合同遍布世界各地,旗舰企业也放眼国际,通过在海外上市以及兼并海外公司来积累经验。政府则有选择地控股一些企业。总之,中国政府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官员们则一心想在经济上有所作为。
以史为镜
将国企视作壮大之本,经得起推敲吗?
若政府开始偏向于一部分企业时,便意味着另一部分企业将遭受打击。2009年,中国移动和另一家国有巨头――中国石油,盈利逾330亿美元,超过中国500家盈利能力最强的私营企业利润总和。国企巨头们大量吸引的资本和人才,原本可以被私营企业更好地利用,而调查研究的结果却显示,国有企业的资本利用率远在私营企业之下,且利润增长缓慢。在很多国家,国企把钱投向了房地产,而私营企业却筹资无门。
代价远不止如此。国有企业善于复制他人的成功,部分是因为他们可以借助政府的影响力获得其想要的技术;但这样做又使得他们无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在发展战略上往往孤注一掷,而不是“狡兔三窟”;而世界主要的创新中心却往往是由小企业组成的创新网络。
试问,国有企业独大的发展模式能确保经济稳定吗?这个谁也不敢给出肯定的答复。因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良性循环的前提是该国政府的监管有力。可实际上,许多亚洲国家官本位严重,国有企业通常重用内部关系人员,那些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却沾不上半点光。
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官二代已经是利益既得者,而在俄罗斯,那些带着官僚主义色彩的克格勃们,更是控制了克里姆林宫和经济。因此,这种模式会导致任人唯亲和社会不公,最终是人民的不满――奉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埃及穆巴拉克政府就是前车之鉴。
新兴国家总是喜欢集国家之力来发展经济,还记得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和韩国,还有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或者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但是后来,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发现了国企的局限性。中国人更应该明白,“以史为镜,方能见兴替”。
不可忽视的还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每次,当美国总统共和党提名人上任第一天,意欲宣布中国是汇率操纵国的时候,危险就来了。当企业享受着政府有意无意的支持时,再想要保证贸易的公平就难上加难了。西方政治家们也开始对国家资本主义力量利用世贸体系为本国企业谋取私利的行为失去耐心了。
不过,国家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