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能力不同学生的分类加工过程差异的眼动特点.PDF

创造能力不同学生的分类加工过程差异的眼动特点.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造能力不同学生的分类加工过程差异的眼动特点

心理学报 2010, Vol. 42, No.2, 251−261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0.00251 *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875) 在分类理论观的基础上 , 本研究在目标匹配范式下 , 使用可以表示一定概念的现实物体或场景的 图片材料, 通过眼动记录法对分类加工过程的分离, 考察了 40 名创造能力不同的中学生分类加工过程的差 异。结果表明, 在首次加工阶段, 创造能力高和低的被试均先对目标类别概念进行加工 , 然后再对选项区的 待分类概念进行加工。创造能力高的被试更多地使用概括性的加工策略完成任务并表现出加工的有效性 , 创 造能力低的被试更多地使用比较性的加工策略表现出加工的无效性。在再加工阶段, 高和低创造能力的被试 将加工的重点放在待分类概念上。创造能力低的被试通过概括和比较的策略完成任务。 创造能力 ; 分类加工 ; 目标概念; 待分类概念; 眼动 B844 1 问题提出 (Medin Lynch, 2000) 。 其次, 概念内部特征之间的关系问题。归类的 1.1 创造能力与分类加工 作用在于获得某一概念的知识, 从而让我们在必要 从分类的相似观强调分类是从概念出发通过 的时候懂得如何运用它。从分类的相似观出发我们 比较归纳概念间关系的加工过程, 而分类的理论观 知道一辆自行车是由车架、车轮、脚蹬、车链、车 则认为, 在大结构中起到联系作用的样例、特征和 铃等各个部分组成的。而理论观则认为, 真正了解 概念间的关系才是分类加工的真正出发点。二者的 一个概念不仅要知道这个概念的特征而且要知道 矛盾表现在 : 概念特征之间的关系。一辆自行车的概念不仅包括 首先, 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问题。基于相似性 车架、车轮、脚蹬、车链、车铃等, 还要包括如何 的归类理论都是在特殊的抽象水平的概念内讨论 组合这些部件才能成为一辆真正的自行车, 才可以 问题的, 很少或无法涉及到概念间的关系。分类的 供人使用。当我们看到自行车的车轮掉下来的时候 过程就是拿客体的特征和大脑中的类别表征相比 我们知道这辆车不能骑了。已有的研究中, 在提供 较, 然后归到最相似的类别中去。但是从相似的理 了分类主题且被试的已有知识和主题一致的分类 论观上出发 , 就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选择这 活动中, 被试的分类学习要快于没有提供分类主题 些特征而不选择其他的特征呢?如果用有羽毛、卵 的任务, 而且任务完成得更好(Kaplan Murphy, 生、会飞的特征来比较 , 企鹅将不能被归为鸟类 , 1999, 2000; Spalding Murphy, 1996)。 而用羽毛、卵生的特征的话企鹅就可以被归为鸟类 因此, 同分类的相似观相比, 分类的理论观将自 了。因此, 理论观强调人们头脑中已有知识在分类 上而下的加工模式引入到分类加工的过程中, 弥补 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单纯的感知相似性不能 了相似观中只强调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