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一诗与应璩诙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一诗与应璩诙谐

《百一诗》与应璩的诙谐   摘 要:应璩是建安文学向正始文学过渡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百一诗》通俗而不乏诙谐,除了政治主题外还蕴含着平民主题,极富个人特色。《百一诗》平民主题的形成和时代转移有深刻的关系,是建安乐观积极、建功立业的文学精神在曹魏后期政治状况日趋险恶的环境下逐渐分化转变的结果。应璩开辟了“俳优”和“佯狂”之外士人在险恶政治环境中保持真实自我的第三种选择,和百余年后的陶渊明声气相投。   关键词:应璩 《百一诗》 诙谐      魏晋诗坛繁盛,涌现了诸多卓有成就的诗人,尤以曹植、陶潜为大家。而研究陶渊明风格渊源时多论及应璩,此说以钟嵘《诗品》为肇始,后人论及应璩诗多附于陶诗后。   而应璩自有他的价值,他虽然诗文散佚颇多,今人难窥全貌,但历来的评价却并不低,刘勰《文心雕龙#8226;明诗》赞其诗“独立不惧,辞谲义贞”,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中品,称其“善为古语,指事殷勤,雅意深笃,得诗人激刺之旨”。值得一提的是刘勰和钟嵘都以应璩的诗针砭时政、体现了《诗经》以来的讽喻传统为贵,而这并不是应璩诗价值和意义的全部。   一、自成一格的《百一诗》   应璩的诗以《百一诗》为代表,其子应贞还为《百一诗》作注,可惜其诗散佚久远,注亦不存,却仍能见“休琏风情”之一二。   1.“百一诗”析   《应璩集》及陈寿《三国志》等编撰于魏晋时期的史籍资料未有“百一诗”这样的名目,只称为“新诗”或“五言诗”,萧统《文选》则言“百一诗”,可见“百一诗”是应璩五言诗在齐梁时期后出的别名。   《百一诗》的得名众说纷纭,齐梁时的说法已然有分歧。大致有二:一种是从诗篇的数量着眼,认为《百一诗》共有一百零一首。按《文选》李善注引张方贤《楚国先贤传》云:“汝南应休琏作百一篇诗,讥切时事,偏以示在事者。众皆怪愕,或以为应焚弃之。”大意不外乎《百一诗》共有一百零一篇,故得名“百一”。但这种说法似乎有望文生义的嫌疑。《百一诗》因亡佚甚多,今存不过数十,而晋宋以来关于《百一诗》篇目数量的说法各异,孙盛在《晋阳秋》里有“应璩作五言诗,百三十篇,言时事颇有补益,世多传之”语,而李充《翰林论》则言:“应休琏五言诗,百数十篇,以风规治道,盖有诗人之旨焉。”①从“言时事”和“风规治道”的特征看,此“五言诗”当指《百一诗》,但篇目应为“百数十”,而不是一百零一,可见《楚国先贤传》的说法缺乏佐证,难以采信。   另一种则是以字数论《百一诗》。王俭《今书七志》:“《应璩集》谓之《新诗》,以百言为一篇,或谓之《百一诗》。”②但此说也站不住脚。从存世的完整的几首诗篇来看,并没有整齐划一地都长达五言二十句。各篇字数既然参差不齐,这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吴景旭在《历代诗话》卷二十九也质疑此说:“何逊有《拟百一体》,其诗一百十字。今郭所载五篇刊在《古诗纪》中,不过四十字,何曾论字数乎?”   此外,又有从内容着眼来解释“百一”。《文选》所录诗分二十三体,无论公宴、赠答、挽歌、杂拟都从题材内容着眼,“百一”亦如是。《文选》李善注引《百一诗序》云:“时谓曹爽曰:‘公今闻周公巍巍之称,安知百虑有一失乎?’”《文选》据此推断“百一”乃“百虑有一失”之意。而《文选》五臣注引《文章录》曰:“曹爽多违法度,应璩作诗以刺在位,若百分有补于一者。”这种说法虽然和前者不同,但同样也是从内容探究《百一诗》得名的缘由。   最后,还有人以士行论“百一”。宋代王 《野客丛书》卷十一引《乐府广题》:“百者数之终,一者数之始。士有百行,始终如一,故云百一。”然而此说亦有争议,葛立方就斥为“穿凿之说”③。   相较而言,《文选》从内容着眼阐释“百一”的缘由似乎更有说服力。《百一诗》虽然通俗,但政治讽刺意味很强,针砭时事,并非纯粹的个人感怀,从内容论《百一诗》可能更接近《百一诗》的真实面貌。   2.《百一诗》的平民主题:通俗的解嘲   大致说来,《百一诗》的主题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政治主题,这体现在以讥刺时事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讽喻诗,这是《百一诗》的主流。张方贤的《楚国先贤传》论“百一”虽然有失偏颇,但“讥切时事,偏以示在事者。众皆怪愕,或以为应焚弃之”的记录却颇能反映当时人对《百一诗》的态度和评价。所谓的“讥切时事”即指《百一诗》对时政有积极的讽谏作用,和《百一诗序》所说的“百虑有一失”相通。由于这些诗篇的目的多是批评曹爽当政的政治缺失,影射时政,讽刺意味浓厚,所以《百一诗》在后世一度成为政治讽刺诗的代表,甚至有后人借应璩之名来写诗讽刺本朝时事。④   平民主题是《百一诗》又一重要内容,其中不乏通俗诙谐之作。《百一诗》引起众人“怪愕”可能就是因为其诗通俗浅俚,无论和四言诗“雅正”还是和五言诗“清丽”的整体风格都相去甚远。胡适论《百一诗》“诗体浅俚,近于俳谐”⑤,说得颇为中肯。这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