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刺客中溺水意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盲刺客中溺水意象

《盲刺客》中的溺水意象   摘 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小说《盲刺客》中运用了大量的溺水意象。本文借助精神分析学和弗莱的原型理论,探讨溺水意象背后的文化心理和作家的创作意图,指出溺水意象反映了女性和加拿大民族的生存困境,通过溺水之旅反省自我,寻找自我,得以重生,实现自我成长和民族觉醒。   关键词: 小说《盲刺客》 溺水意象 文化心理 创作意图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以创作的多产和先锋实验的写作手法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加拿大的文学女王”。她深谙文学批评理论,在小说创作中运用意象、象征、隐喻、意识流、戏仿、反讽、元小说等多种现代和后现代艺术手法。《盲刺客》是阿特伍德的第十部小说,于2000年11月获得除美国以外的英联邦小说权威大奖――布克奖,为加拿大文学界赢得了荣耀。   阿特伍德在《幸存:加拿大文学主题指南》中说:“加拿大作家在处置他们笔下的牺牲者时偏爱的两大自然方式是淹死和冻死,诗人更喜欢淹死――可能因为淹死用来暗喻潜入无意识。”(秦明利译,1991)在小说《盲刺客》中,作家运用了大量的溺水意象。本文通过精神分析学和弗莱的原型理论,探讨溺水意象背后的文化心理和作家的创作意图。   一、溺水的原型意象   在西方文化中,溺水原型最早可追溯到《圣经?创世纪》中的洪水文化。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被赶出伊甸园,繁衍子孙。后来发生该隐杀弟事件,人类陷入互相残杀之中。上帝为了改造混乱的人类世界,让洪水肆虐。地球上的人和动物葬身于滔滔洪水中,仅存诺亚和他的家人,以及一些兽禽。上帝借助洪水洗去了罪恶,净化了幸存者的心灵,使人类重获新生。毁灭中孕育着希望。   在《圣经》中,约翰以施洗礼者的身份出现的。耶稣出生的那天夜里,天空放射出犹如白昼的光芒。国王预感自己的王位可能会受到威胁,想杀掉襁褓中的耶稣。耶稣的父亲约瑟受到托梦天使的警告,带着妻儿逃亡埃及。耶稣长大后,约翰认识到耶稣就是大家期待的救世主。约翰在约旦河给人们施洗礼时,告诉他们做好接主的准备,他对人们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HolyBile,1978:178)。耶稣就去约旦河找约翰洗礼,从水里出来后,浑身散发着与众不同的神性。水赋予了耶稣新生。水具有净化和再生意义,因此,基督教文化中婴儿出生后必须接受洗礼仪式。   二、《盲刺客》中的溺水意象   阿特伍德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溺水意象,文中提到落水和溺水的细节多达七处。文章一开始就是劳拉开车坠桥自杀身亡的情节。当艾丽丝和劳拉姐妹俩还是孩子的时候,她们从报纸上看到和从管家瑞妮那儿听到关于女人投河自尽的说法。瑞妮说:“除了纵身跳入河中,这些女人也可能会走到河流的上游,让河水浸湿她们的衣服,然后沉入水中,这样一来,即使是她们想游离险境也无济于事了。然而,女人们通常选择走入水中,任由河水吞噬她们的性命。”(韩忠华,2007:115)女性投河自尽结束生命的方式在姐妹俩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艾丽丝描述妹妹劳拉小时候神经紧张,“她是那种一碰就惊慌的孩子;即使是掉入六英寸深的水中,她也只会乱扑腾,却不会把头伸出水面,最后淹死在水中”(韩忠华,2007:116)。这暗示了劳拉最终的死亡方式,当残酷的现实夺去生存的希望时,只有选择死亡。艾丽丝和妹妹劳拉有一次在峡谷中顺着卢韦托河边的小路散步,劳拉突然掉到了河里。艾丽丝抓住了劳拉的外衣,把她整个人拽上岸。那天夜里,艾丽丝无法抹去劳拉在河里的那一幕:“她的头发像烟雾一样飘散在旋风中;她湿漉漉的脸庞闪着银光;拽她上来是多么不容易!差一点我就松了手。”(韩忠华,2007:123)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导论》中描述,一种经验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予心灵以一种强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式加以平复,这必然导致精神运作方式的永久扰乱,这种经验就称之为创伤经验。女性溺水死亡的记忆从孩童时期就印刻在爱丽丝和劳拉姐妹俩的脑海里,内心的不安和恐慌预示着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艰难处境,在意识深处出现溺水而亡的情景。   艾丽丝十八岁的时候,父亲为了拯救蔡斯家族的祖业纽扣厂免于破产倒闭,将她嫁给了三十五岁的实业家兼政客理查德?格里芬。理查德虚伪奸诈,吞并了蔡斯家族的纽扣厂,气死了艾丽丝的父亲;他生性风流,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获得小姨子劳拉的监护权,诱奸了她,视妻子艾丽丝为性玩偶。艾丽丝软弱沉默,缺乏经济独立的能力,无法改变被压迫被控制的状态。她的脑海中经常出现溺水而亡的画面。当艾丽丝蜜月归来,到了家门口,劳拉先是站在那儿呆呆地等,然后突然醒悟过来,“跑下台阶,张开双臂,紧紧抱住我,仿佛她是个快淹死的人”(韩忠华,2007:259)。有一天,艾丽丝在十字路口偶遇了亚历克斯?托马斯。“我伸出手,像一个溺水的人在寻求救援。那一刻,我在心里已经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