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护患沟通中的常用语: 安慰性语言 劝说性语言 积极性暗示语言 指令性语言 鼓励性语言 § 安慰性语言:医务人员对患者病痛的安慰,其温暖是沁 人肺腑的,此时,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生动、 有力,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 ● 劝说性语言:有时会碰到对患者有要求而患者一时又不 愿接受的事情,面对患者这一心理障碍, 应 该地进行说服。 § § ● 积极的暗示语言:使患者不知不觉地感到心理受到良性刺 激。不像动作暗示那样直接明了,它表现更 为含蓄,如“锣鼓听声,说话听音”的效果。 指令性语言:是要求患者必须严格遵照执行的规定或常规 ● 鼓励性语言: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鼓励,实际上是对患者的 支持,能调动患者的积极性。 § 切忌用伤害性语言: 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① 指责:责怪患者或家属 , ② 压制:患者有意见或要求不能提, ③ 威胁:用威胁迫使患者屈服, ④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别人, ⑤ 谩骂:在护患沟通中出言不逊, ⑥ 讽刺: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或嘲讽别人,或用比喻、 夸张的手法对别人进行批评、嘲笑。 § § § 2、非语言性沟通(93%) 不使用语言、文字的 沟通,它包括的信息是 通过身体运动、面部表 情、利用空间、利用声 音和触觉产生的,它可 以伴随着语言性沟通而 发生。 非语言性沟通的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过一个公式,在面对面的交流中,55%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38%的内容是由声调表达,只有7%的内容是用语言说出来的。有以下特点: 特点 广泛性 真实性 持续性 情景性 多渠道 体 语 空间效应 反应时间 形式 声 音 仪表体态 面部表情 目光语 手势触摸 1、 体语的类型: 仪表:包括一个人的修饰及着装,它向沟通的对方显示其 社会地位、职业、身体健康状况、文化等信息。 体态:体态在你的举手投足之中,优雅的体态是一个健康、 有教养和充满自信的完美表达。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沟通中最丰富的源泉,它是一种共同 的语言。如微笑、目光语等。 目光语:是人们运用眼神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体态语言。 80%的信息是通过眼神传输的。避免以下几种目光: ● 体语的类型 ◆ 从头到脚看患者 — 审察对方 ◆ 面无悦色地斜视患者 — 鄙视患者 ◆ 倾听患者讲话时,四处张望 — 心不在焉,不尊重患者。 ◆ 挤眉弄眼,暗送秋波 手势触摸:触摸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包括抚摸、握手、 依偎、拥抱、搀扶等。可以表达关心、体贴、 理解、安慰和支持。但触摸时应注意: ①根据不同情景: ②根据病人特点: ③根据双方关系; ④根据文化背景: ● 体语的类型 一般距离 为1m ; 亲密距离 50cm内,是护理病人或使用触摸等安慰病 人时的距离; 个人距离 50~100cm,如为病人做解释或低声谈话时 社会距离 1.3m~4m,如讨论病历或开小型会议中 公众距离 4m以上,指在讲课或演讲时的距离。 3、反应时间: 是信息发出者所发出的信息被信息接受者接受 到所需的时间。 4、声音:包括语调、语速、声音的大小及用词等。 通常说话:慢调斯理、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眉 飞色舞、有轻有重、娓娓动听 * 沟通,就是通过某种方式,使双方的某些观点、看法、思维方式等达成一致。沟通不仅需要过程,更看中结果。 有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森林中一棵树倒了下来,那儿不会有人听到,那幺能说它发出声响了吗?”关于沟通,我们也可以问类似的问题:如果你说话时没人听,那幺能说你进行沟通了吗? * * * 护理人际关系与沟通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