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重病人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和机制? 仍然不清。 分布异常。 分解增加。 合成障碍。 应激早期 应激早期白蛋白快速从血管内向血管外的重新分布是主要原因。 也包括白蛋白的分解增加(最活跃的组织是通透性增加或不连续的毛细血管)。 合成减少?近年的研究显示:应激早期肝脏总的蛋白合成并未减少,反而有所加强,只是各种急性相蛋白的合成显著增加,而白蛋白的合成比例相应降低。 血管内外重新分布的原因 一方面,严重应激、炎症反应时,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改变,组织间液增加,血管外水的增多使其白蛋白浓度和胶体渗透压相应降低,而白蛋白又具有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的特性,于是血管内的白蛋白一部分移出至组织间液,以保持血管内外的平衡。 血管内外重新分布的原因 另一方面,在重度感染时,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部分血液成分漏出至血管外,血清中的白蛋白也随之漏出,而在液体复苏恢复有效血管内容量后,血清白蛋白水平即表现相应降低。 后期,指内稳态相对稳定阶段 合成减少。 分解增加,有人观察到,接受TPN者,其半衰期仅为5~11天(正常对照10~21天)。 循证医学的证据 Foley等:给予白蛋白,并使其血白蛋白≥25g/L,与不给予白蛋白的对照,病死率、住院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无差异。 Golub和Rubin的研究结果与之相似。 循证医学的证据 1998年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Cochrane Injuries Group关于补充白蛋白可能增加危重病人死亡率的文章。 Wilkws M M和Navickis R J的荟萃分析却认为补充白蛋白没有增加危重病人死亡率。 循证医学的证据 迄今设计最严谨的研究当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2004年所发表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危重症医学会所组织的“生理盐水与白蛋白输注评价研究[Saline vs Albumin Fluid Evaluation(SAFE)Study]”,。 循证医学的证据 SAFE:该研究对6997例病人采用随机对照前瞻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输生理盐水与输白蛋白二组病人死亡率、新出现器官衰竭、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肾脏替代治疗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进一步根据不同的基础病症分组观察,提示在创伤病人似乎生理盐水组病死率稍低,而在严重感染组则倾向于白蛋白组有较低的病死率;但由于各组的病例数较少,尚不能作出结论。 循证医学的证据 欧洲危重病协会的多国多中心急症患者脓毒症研究(SOAP):危重病患者使用白蛋白确实会降低生存率。 初步结果显示:在使用白蛋白的患者中,创伤患者风险增加,而脓毒症患者风险减少。 循证医学的证据 比利时学者Vincent JL等在美国危重症医学杂志(CCM)发表了对于7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以并发症替代以往常用的病死率指标,从新的角度观察了输注白蛋白与危重病人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发现低白蛋白血症与住院并发症,特别是肝肾和胃肠道系统疾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密切相关。而这些病人都由于原发疾病因素,白蛋白的产生过少或丢失过多,难以在短期内自行代偿恢复机体白蛋白水平。 循证医学的证据 众说纷纭,相互矛盾。 益处有限,甚或有害。 创伤无益,脓毒症有益。 然而? 北美共识会一致意见:对脓毒症休克的治疗不应使用白蛋白。 输注白蛋白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的可能原因 适应性反应。 蛋白质结合的重要性受到了质疑。 血管内皮通道开放,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中,血管外的白蛋白还可以进入到不能发生交换的部位,如肠壁以及手术或创伤的伤口。 白蛋白结构的改变。 白蛋白可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白蛋白及其替代品对血液的影响 。 应如何抉择? 对危重病人应严格掌握输注白蛋白的指征。 明确目的。 根据病人、病情个体化对待,不同的选择。 输注方法应如何? 白蛋白不是营养品! 需要更多循证医学的积累。 对危重病人应严格掌握输注白蛋白的指征。 益处有限。 白蛋白水平降低在一定范围内不会影响疾病的预后,其对血浆胶渗压的影响可以其它代血浆制品弥补。 但是如果白蛋白水平过低,血浆胶渗压不能够维持基本的生理功用,尤其是代血浆制品的应用受到限制;机体的物质转运、凝血及自由基清除等正常生理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此时即应补充白蛋白。 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把补充的标准定为血清白蛋白 25g/L,也有将标准定为 15g/L 的。 明确目的 提高胶体渗透压, 人工胶体可以替代或者部分替代。 增强机体的物质转运、凝血及自由基清除等正常生理功能, 尚缺乏循证医学资料的支持。 我国医疗环境的需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