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例】 男孩, 17个月。以双手颤动3天为主诉入院。患儿3天前双手取物不准确,注意力集中时严重,睡眠时消失,无发热、无咳嗽,无恶心、呕吐和腹泻、无抽搐、无外伤、排尿正常。患儿为足月顺产,母乳不足,混合喂养,未添加辅食。14个月时能站立及扶物行走,现不能。预防接种均按时进行。除常有“感冒”外无其他疾病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体格检查:体温36.5℃。神志清楚,精神萎靡,表情呆滞,对刺激反应迟钝,虚胖体态。皮肤无出血点、无黄染。面色苍黄,头发稀疏,睑结膜苍白泛黄,张口可见舌尖抖动。心音有力,心律规则,心率120次/分,双肺无异常,腹略显饱满,未触及包块,肝脏下4 ㎝,剑突下6㎝,表面光滑,无明显触痛,脾脏于肋下2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可站立,不能行走,双手抖动。双膝间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巴宾斯基征双侧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5.6×109/L,中性粒细胞55%,淋巴细胞45%,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Hb75g/L,红细胞数1.0 ×1012/L,红细胞大小不等,以中央淡染区不明显的大红细胞为多。分析思考: ⑴初步诊断及依据? ⑵该病的病因是什么? ⑶骨髓象有何特点? ⑷患儿为什么有肢体抖动? ⑸该病如何治疗? 1、先天储铁不足: 胎儿最后3个月获铁最多 ( 如早产儿、死胎、胎儿失血、孕母缺铁严重铁储备下降) 2、铁摄入不足: 人、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 3、生长发育影响: 婴儿生长发育快、不及时加含铁辅食易缺乏、尤早产儿。 4、铁吸收障碍: 吸收↓(食物搭配不合理、胃酸少); 排泄↑吸收↓(慢性腹泻);吸收利用↓耗↑(急慢性感 染) 5、铁丢失过多: 丢失↑(对蛋白过敏而长期小量肠出血); ( 肠息肉、美克尔息室、膈疝、钩虫病等也可导致出血) 发病机制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见后 缺铁 血红素 Hb RBC内的Hb含量 细胞浆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3个阶段:铁减少期(ID),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IDE), 缺铁 性贫血期(IDA) 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影响的合成肌红蛋白→ 一系列生物活性酶活性↓ → 非血液系统症状 神经精神行为、消化吸收、肌肉运动 皮肤、粘膜、上皮损害。 缺铁对各系统的影响 1、血液系统: 铁↓→血红素↓→HB↓ 新生的血红蛋白内HB↓C浆较少 对C分裂、增值影响较小,RBC ↓不明显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 贫血经过 三个阶段 ①铁缺少期 ID:体内贮存铁↓供RBC造HB的铁未↓ ②RBC生成缺铁期(IDE)体内贮存铁进一步耗竭 RBC生成需铁不足,HB量正常。 ③缺铁性贫血期(IDA)小C低色素贫血和一些 非血液系统症状。 2、其他系统 ①肌红蛋白合成↓(缺铁可影响) ②酶活性↓(可使某些酶活性降低C功能紊乱, 出现非血液系统症状) ③皮肤、粘膜、上皮损害。 铁缺乏 贮存铁 血清铁 血红蛋白铁↓ 酶铁↓ 红细胞内Hb合成↓↓ 含铁酶↓ 细胞分裂不受影响 铁依赖酶↓ Hb↓↓,RBC正常或↓ 某些细胞功能紊乱,如 生物氧化、细胞呼吸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神经递质分解与合成等 血液系统症状 非血液系统症状 一般贫血表现 行为发育异常 髓外造血表现 皮肤粘膜损害 心血管系统症状 细胞免疫功能↓ 缺铁性贫血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6个月-2岁多见,起病缓慢) 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精神状态、生长发育 造血器官表现 髓外造血:肝脾肿大 其他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异食癖、口腔炎等 神经系统: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 循环和呼吸系统:心率快、心脏扩大、心衰 其他:免疫低下、感染、反甲等 6个月—2岁多见,起病缓慢。 ㈠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苍白(以唇、口腔、粘膜、甲床明显) 易疲乏无力、年长儿头晕、眼前发黑、耳鸣。 ㈡髓外造血表现: 肝脾轻度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长,贫血愈重、肝脾大愈明显。 ㈢非造血系统表现: ⒈消化系统:食欲↓异食癖,吐泻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