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摘要:近代中国在外力的逼迫下打破了“夷夏之防”,开始接受西方外交观念、外交制度,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外交体制,慢慢地融入了世界,形成了新的国家关系,成功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文章从外交机构的演变、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原因、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晚清 外交机构 近代化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既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外交观念,也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而是将所有中国以外的国家通通视为朝贡国来对待,直到鸦片战争才迫于世界形势作出变革。 一、外交机构的演变
1、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政府,没有国家概念,中外关系是建立在朝贡体系的基础之上,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将所有与之交往的国家一律看作藩属国,缺乏平等的外交、通商关系。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国家曾多次来到中国,想与中国建立对等的外交关系,但这种情况直到鸦片战争前也没有任何的改变。清代以前的中国由于没有和外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求,没有专门的外交机构,与其他国家的来往基本上由礼部负责。
2、清王朝雄踞满洲时,为了笼络蒙古王公,设立了“蒙古衙门”,后来改为“理藩院”
[1]。清王朝所面临的对外交往事务,完全不同于以前的中原王朝,北临强大的俄国,南邻从海上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客观情况的变化,决定了国家机构也必须随之调整,对外交往的事务分别由理藩院和礼部承担。理藩院掌管西南、西北地区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并负责与俄国的交涉。1861年总理衙门设立后,理藩院的部分外交职能并入总理衙门,理藩院只负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事务,不再负责对俄交涉,其在清政府机构中的地位也随之下降。总理衙门设立前,清朝主要的外交事务由礼部负责,包括东渐而来的西方殖民国家事务,以及从东南海路、陆路而来的原中国藩属国事务。
3、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清朝政府虽坚持地方政府不得与外夷交往的传统定制,但在通商口岸地区,地方督抚事实上已被卷入到“夷务”中去。特别是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拥有88万军队的“天朝上国”败给了只有几千人且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的英国殖民侵略者,其政治上腐败无能,经济上财政拮据,军备废弛的状况完全暴露。在西方殖民势力的强攻之下,清朝统治者不得不派遣钦差大臣与之议和,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资本主义国家对清政府由地方官员
办理对外交涉、交往,而没有中央级的外交机构的状况极为不满,清政府建立一个中央级专管外交的机构势在必行。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清政府在京师设立了中央级的外交机构,但就其主观愿望而言,并没有长期与列强进行外交周旋的思想准备,仍想尽可能地保持传统的部院机构格局、旧有的理藩遗制。在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下,由于清政府及总理衙门大臣的腐败无能,确实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莫大的耻辱和灾难,但是,从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来看,总理衙门的设立又有重要意义。首先,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4、总理衙门设立之初,西方国家驻华使节普遍表示欢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国各种侵略势力的逐渐深入,他们对总理衙门越来越不满意。20世纪初,清朝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已成为历史的必然。这是因为:
而是过渡性和临时性机构,官员也多为兼差,办事效率低,官僚作风和官场习气严重,
引起动中,许多外交事务是由南、北洋通商大臣所掌管。正是由于以上原因,1901年,清政府下令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既然当时的清政府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须同西方列强交往,那么清政府就不得不适当调整自己的政治、经济、外交等制度,以便与世界接轨,和西方列强趋同。外务部存续期间,在处理对外交涉方面,基本顺应了时代潮流,实现了中国外交形式而不是外交实质内容的近代化。
二、近代中国外交转型原因 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在对外关系的处理上由传统的朝贡制度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型,接受西方近代外交理念。这不是清王朝自觉选择,而是外忧内患的逼迫,在惶恐困惑中开始近代化的进程。
首先,打破了“华夷秩序”,开始接受西方外交观念、外交制度,是近代中国外交转型的主要思想背景。中国传统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侵犯著作权案谅解书.doc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一章 步态分析技术.ppt VIP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培训.pptx VIP
- 人工智能在心理健康与咨询中的应用与辅助技术.pptx VIP
-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八年级上):第2讲—声现象(解析版).pdf VIP
- 河南省驻马店市“逐梦计划”环际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考试(一)英语含答案.pdf
- 让是VS不是美德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国网甘肃招聘考试真题2025.docx VIP
- 股权投资合作协议.doc VIP
- 从《家谱》看改土归流后土司时期的土著居民家族建构.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