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隐喻跨文化比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隐喻跨文化比较

英汉隐喻跨文化比较   摘要: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模式。它受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因此,要学好一种语言,了解、正确理解与文化相关的隐喻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英汉 隐喻 跨文化 比较      一、引言      在国外,隐喻研究开始于Aristotle(亚里士多德)时期,他在其名著《诗学》(Poetics)中写道:“隐喻是用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metaphor is the application tothe thing of name belonging to another)。亚里士多德还说:“到目前为止,最伟大的事情就是成为隐喻大师,它才是天才的标志。”(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by far is to be a master 0f meta,phor)。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思维现象,隐喻的实质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束定芳,2003)。隐喻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语言与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英汉隐喻因环境文化、风俗文化、宗教历史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隐喻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文化现象。隐喻作为人们的认知工具,是人们根据已知事物认识另一事物的方式,主要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各不相同,进而导致隐喻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这些差异又反过来作用于文化,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文化的内容,如信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等。语言学大师王德春(2001)在他的《语言学概论》中指出,语言可以承载民族文化,民族间可以进行跨文化言语交际。基于各自民族特点所产生的联想差异,使得英汉隐喻成了英语学习、交流的一大障碍,所以有必要研究英汉隐喻的民族特点,弄清各自的文化内涵,这对英语学习以及交流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因此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隐喻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在看待隐喻与文化的关系上,既要看到由于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隐喻差异,也不应忽视隐喻在不同文化中体现出的相似性。本文通过对英汉隐喻的跨文化比较,既看到了英汉隐喻的差异,同时又看到了其相似之处。这也为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以促进交际的成功进行。      二、差异性      隐喻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文化现象。基于各自民族特点所产生的联想差异,使得英汉隐喻成了英语学习、交流的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研究英汉隐喻的民族特点,弄清各自的文化内涵,这对英语学习以及交流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英语学习者可以从英汉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情感试点的象征意义等方面的隐喻对英汉隐喻作对比分析,并通过对比得出其中的差异,从而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      (一)地域文化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相当多的与农业相关的隐喻,如:瓜熟蒂落、顺藤摸瓜、拔苗助长等。而英国则是四面环海的岛国,英语中受岛国特性影响还有很多和海、船有关的习语,如i,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water(奋力图存)”,“There are other fish in the sea(天涯何处无芳草)”等等。      (二)自然文化差异。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使万物复苏,故汉语中有“东风报春”的说法以及“东风夜放花千树”、“东风变梅柳,万江生春光”之佳句;西风,在汉语文化中指“深秋肃杀的冷风”,多用来比喻“凄凉,清冷”,如: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而英国的东风则是来自欧洲大陆北部,给人“寒冷、令人不愉快”的感觉;相反,是西风为英国带来春天,所以在英语中有“西风报春”之说。      (三)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英汉两个民族宗教信仰不同,在隐喻联想上反映出明显的差异。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佛教和道教对我国的影响最大。有不少隐喻来自于佛教和道教教义或典故。如“借花献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一尘不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点石成金”、“回光返照”、“如来佛的手掌心”等。西方国家人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如:A soft answer turned away wrath(婉言可以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