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想到月球上演奏音乐狂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谭盾想到月球上演奏音乐狂人

谭盾想到月球上演奏音乐狂人   谭盾的音乐,可以回荡在庄严肃穆的歌剧院。亦可以响在喧嚣浮华的时尚秀场。他游刃于各个场合。谭盾是音乐界的才子,也是时尚界的宠儿。很少有人能将音乐玩到庙堂之高又雅俗共赏,但是谭盾可以。其实,谭盾只是一个任性的顽童,无论是在音乐里,还是人生中。      大奖拿到手软的音乐家      谭盾的身上,交织着一股让大众爱恨难说的情绪。一方面,他将中国文化带人西方,并让西方音乐界认识到中国文化的悠远灿烂;另一方面,他的特立创新常常让人大跌眼镜,在赚足关注的眼球的同时也招来了很多批评。   尽管在音乐评论界有毁有誉,但各种奖项还是纷至沓来。1997年,他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国际乐坛最重要的十位音乐家”之一;1999年,因创作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莱美作曲大奖;2001年,他为电影《卧虎藏龙》创作的音乐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奖;2003年,他被《美国音乐》杂志评为年度“最佳作曲家”。   他以其鲜明而具有挑战性的音乐观念,与世界各主要乐团合作,曾指挥过的当代最重要的乐团,包括荷兰皇家爱乐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法国里昂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巴西圣保罗交响乐团、伦敦小交响乐团及中国爱乐乐团等。      谭盾的履历可谓耀眼璀璨      1979年,22岁的谭盾创作了第一部交响乐作品《离骚》,就因使用了鼓、箫等当时被认为是前卫的音响和技术而引起争议,但也在人才辈出的中央音乐学院搏出了“四大才子”的名声。   如果没有他后来的出走美国,或许也没有现在名满中西的谭盾。“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条鱼。”谭盾说,“别人把我扔进了湖南这片水里,游过一阵以后我自己就感觉到这里成了一个池塘。后来到了北京,觉得北京很大,但生活8年后有了同样的束缚感,之后就去了纽约,觉得那里才是大海。”湖南人谭盾就这样从湖南走到北京,然后扑向纽约。      纽约追求梦想的艺术家      艺术家聚居地格林威治村是谭盾在纽约的落脚地,他在那里住了10年。美国梦的最初,是梦想让步于贫穷。   他带去了所有的书,所有的钱――30美金,还有一大包卫生纸,因为据说纽约的卫生纸很贵。如上种种当然不能为他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更毋庸说体面的生活。   接下来,是每个留学生都会熟悉的画面,一边打工一边念书,谭盾选择了街头拉琴。当时的格林威治村有很多寻梦的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在街上画画,陈凯歌、顾长卫在打工,还有李安、陈丹青、陈逸飞,大家都一样,最多的是梦想,最少的是钱。   贫穷没有阻止住梦想的脚步。谭盾的音乐开始绽放光芒。在纽约,谭盾放弃了当初留学时想要做“西方音乐权威”的野心,转而回到他童年时吸收的那些鬼魅的音乐。他发明了一种陶土乐器跟摇滚乐、爵士乐、交响乐的合奏,那是他寄托于泥土的对家乡的思念,也成就了他在美国伯克利举行的首场陶乐演奏会。“正是在陶土的声音中,我找到了心灵深处的宁静。”他后来说:“对我而言,陶土乐器发出的音乐,正是我寻找到的大地的声音,让我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平衡。”   他也由此开始想象,中国2000多年前的音乐是什么样子,那些有悟性的土地在哪里?很自然地,他想到了《楚辞》――那是他出生的那片土地上第一本关于思想、哲学的著作,也是当年他离开家乡前往北京时,京剧团的老师送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他以《楚辞》作为音乐蓝本,跨越千年时空,创作出带着象形灵魂的乐章。   这组音乐就是谭盾1990年推出的作品《九歌》。音乐由幻觉构成,在其中,谭盾想象自己就是屈原,梦幻中国诗歌的起源、戏剧的起源。“《九歌》表达了我决意在非常嘈杂的社会中,寻找一片安详宁静的故土;在嘈杂、现代、奢侈和尘世中间,寻找一种朴实、粗犷、人类本能的、爱的表达方式。”   这部作品让谭盾在国际乐坛大获成功,从那以后,他进行了一系列把剧场表演和乐队结合起来的创作,其中包括根据《克罗诺斯弦乐四重奏》而写的《鬼戏》,为日本NHK交响乐团创作的《门》,为庆祝香港回归推出的《交响乐1997――天地人》,为美国纽约爱乐乐团创作的协奏曲《水》,为纪念巴赫逝世250周年创作的《马修受难曲》,以及获得格莱美奖的歌剧《马可?波罗》等。   当谭盾在西方音乐界呼风唤雨的时候,中国人对于他的名字还明显显得生疏很多,直到2001年,李安的《卧虎藏龙》从奥斯卡载誉归来时,谭盾的名气开始从西方传到了本土。他参与这部电影最初完全是为了帮好友李安的忙,却不曾想凭借这首曲子勇夺奥斯卡金像奖。当时整部电影预算只有900万美元,留给谭盾做电影配乐的预算只有6000美元,外加两个星期的时间。当时谭盾怎么也没有想到,第73届奥斯卡奖的2000多位投票评委,最后将最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