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镜昨天今天和明天
铜镜昨天今天和明天
我接触铜镜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儿时在南城居住,闲暇时到琉璃厂文物商店看看,被铜镜纹饰所吸引。参加工作后,在位于府学胡同的北京市文物局“文革”文物库房,见到著名收藏家关祖章等先生旧藏的数千面铜镜,深为其刻画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而震撼。遂与铜镜结下了不解之缘。
傅大卣、程长新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凡是图案精美的铜镜都做了拓片,至上世纪80年代初累计上千张之多。由此,我热衷于拓片收藏,个中缘由是文物工作者不能收藏文物,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曾为我题写“千镜墨影之堂”堂号。
从“破四旧”回炉熔炼,到2004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专场拍卖著名收藏家关祖章老先生收藏,再到2009年中国嘉德拍卖公司铜镜专场第5785号拍品唐代海兽葡萄镜以268万元成交,铜镜骄人的市场价格背后包含着鲜为人知的坎坷命运。
关于铜镜记载
铜镜是古代梳妆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绚丽的金属工艺品,中国古代钟爱金石收藏,古玩行经营也以金石为重。当然,我认为青铜器是第一位的,铜镜、佛像位列杂项,也是古代青铜文化重要且自成体系的门类,是备受世人关注和收藏的一种文物。历史文献记载中看到很多,如《轩辕黄帝传》记载:“……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说铜镜起源于黄帝,历史悠久。战国文献亦有记载,《庄子?天道篇》:“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韩非子?观行》亦有“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
有趣的故事《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早晨,邹忌对着镜子整理衣冠,观赏自己的容颜,然后分别问妻、妾、客人:我长得美还是城北徐公美?妻、妾、客人皆回答是邹公美。邹忌又到镜子前照,观察自己的容颜,又与城北徐公比较,才发现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思之再三,邹忌认为:妻子因为爱我,妾因为怕我,客人因有求于我,故皆说我比徐公美。邹忌以观镜自美、妻妾爱己、客人奉承的故事来规劝齐威王应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其苦口良言终于使齐国富强起来。这些也仅能从古书记载中说明铜镜至少到战国晚期已经广泛流行了。
唐太宗李世民曾有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铜镜不仅是人们照面饰容的一种工具,而且成为了一种象征――是反应事物真实面目的载体;一种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从容颜的反应,到人生的观照,这种由本质至外延的扩展,正是中国古代铜镜的特性。
铜镜命运
民国以前的铜镜收藏,可从文献中看到,上至宋徽宗、清乾隆帝,下至历代收藏家罗振玉、陈介琪、刘体智、梁上椿等人,都将其视为心爱之物,无不庆幸中华民族有青铜镜这样的艺术瑰宝。但近40多年铜镜的命运,我是见证人。
“文革”时期,铜镜被当成废品论斤收购。那时,所有的文物都难逃劫难,更别提铜镜了!铜镜的下场只有送到废品站,几分钱或一二毛钱一斤收购,再回炉熔化,实际就是卖个铜价。废品收购站遍布北京,我去过永定门、德胜门、朝阳门等较大的收购站,城里的就是北新桥、菜市口、天桥门市部。有个朋友说喜欢铜镜,让我陪着去过几家有熟人的门市部。在门市部,破铜烂铁成堆,内有废旧管子、工业废料,也有宣德炉、佛像、铜钱、墨盒,多有缺损。当时,门市部的熟人对着废品堆说,这是最近拣选出一堆铜镜。我一看,大部分为宋元明清铜镜,品相不太好,也有裂纹或砸过的痕迹。装在麻袋里上秤一称,200块钱。一位老收购师傅还说,这路东西黑色的(黑漆古)、绿色(绿漆古)、银色(水银浸)(也就是现在所说战国、汉代、唐代铜镜)锈蚀多,熔化后出铜少,铜厂不爱要;这路(指现在所说的宋元明清镜)熔化后损失少出铜多。而“文革”“破四旧”伊始,文物是可砸可毁,但不能买卖收藏,那时有买卖文物罪和投机倒把罪的罪名。
这就是当时文物命运的写照。
那时,北京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有很多老先生,保护了大批珍贵文物。“文革”期间,文物管理处设拣选组,负责到各废品站、铜厂、造纸厂拣回属于文物的破烂。据有关文献披露,至1971年底,查抄物资的拣选工作基本结束。统计表明,通过清理8000户被查抄的物资(不包括北京市财政局各实物库的无主户),拣选清理出文物53.85多万件,字画18.53多万件,图书(含资料)235.7多万册(捆),木器5000多件。另外,从造纸厂,废品站、炼铜厂拣选出图书约314吨,铜制文物85吨。我参加工作后还曾见过程长新先生经常到铜厂拣回青铜器等文物,姜东方先生骑着三轮摩托车到铜厂拣选文物,著名的班簋就是程先生拣回的。铜镜不被重视,一般不选,偶尔拣回,也是挑选重要的。程长新先生《铜镜鉴赏》一本书中有些就是拣选回来的。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家对抄家物品落实政策。退回文物中铜镜很多,都是著名人士或收藏大家所藏,多有锦缎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十八护理核心制度.doc VIP
- Unit3OurcultureourtresaureReading课件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2020)选修第三册3.pptx
- JJF(京)159-2025 水质在线电导率仪校准规范.pdf VIP
- GZ104 跨境电子商务赛题第5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新22J10 无障碍设计.docx VIP
- 杨志人物介绍水浒传.pptx VIP
-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顾宜第四章课后答案.pptx VIP
- GZ104 跨境电子商务赛题第6套-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数年拟设赛项赛题.pdf VIP
- 《PDCA管理循环培训》课件.ppt VIP
- DGTJ08-2206-2024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标准(人防工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