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层推动食品安全治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央高层推动食品安全治理.doc

中央高层推动食品安全治理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令人震惊,此类问题如不能 尽早得到解决,将危害极大。 食品安全问题似乎是当下中国最热门的一幕丑剧 痩肉精事件尚未平息,4月,上海染色馒头又像一重 磅炸弹引爆全国;随后接棒的则有温州毒馒头、广东 墨汁粉条、辽宁毒豆芽等。常年风起云涌的食品安全 事件,像一双双粗重的钢琴手,一次次肆虐地撩拨人 们敏感的神经。 似乎与以往的任何重大食品事件雷同,上海染色 馒头事件的处理同样遵循“权威媒体揭露、相关领导 表态、几个部门突击、若干人员服罪、过段时间冷却” 的五段式套路,戏法陈旧老套,别无新意。但由于此 事发生在代表中国发展最高水平的城市之一上海,发 生在日常消费量最大的主食之一馒头,更由于此前一 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所积蓄的民怨,使得上海染色 馒头事件可能具有某种分水岭的意义。 正如该事件发生两天后的4月14日,温家宝总理 即对此类事件发表严重看法,称这些恶性食品安全事 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 严重的地步”。而随后的4月21日,李克强副总理也 表态称,对食品安全问题,“要以《食品安全法》为准 绳,重典治乱”。正副总理面对13亿人所表现出的痛 心和决心,或许表明,政府高层真正认识到,食品安 全问题已是一种国家乱象,食品治理与维稳相关,刻 不容缓。 上海滩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著名政治学者也认为 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令人震惊,此类问题如不能尽早得 到解决,将危害极大。 问题各方共造问题馒头 作为上海染色馒头事件的揭露者,央视的《消费 主张》栏目把暗访镜头对准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 公司的馒头生产车间和华联、联华等上海著名超市, 并告诉我们:一个馒头从生产到流通到销售,所有环 节都可能会出问题。拥有正规生产许可证的盛禄食品 公司在脏乱差的环境里制作馒头,违法添加各种添加 剂和色素,将过期馒头作为原料再生产,标注虚假生 产日期。质监部门让厂方送来样品,在办公室里马虎 完成检查。超市则同样马虎完成检测或省略检测。所 有程序形同虚设。结果,这些外表光鲜,实则连生产 者也承认自己“打死都不会吃,饿死都不会吃”的馒 头,就这么堂而皇之地、每天3万个地流向华联、联 华、迪亚天天等超市的几百家门店,流向百姓的饭桌, 而且销量还不错。同时,很多消费者都相信,这家被 曝光的制造商,绝对不会是上海唯一有问题的制造商。 问题的纠结之处在于:生产者是正规的生产者, 但是它常年生产违法产品;监管部门也是正规的职能 部门,但是它经常失职;超市是正规的大超市,但是 它常年贩卖问题产品。在食品安全问题面前,所有权 威通通倒下。这些原本最可信任的各方尚且如此,那 么满街流动的小商小贩、小作坊、小山寨,其中的食 品安全隐患也更不可预期。利益各方共同造就一个高 风险的社会,让普通消费者满眼狐疑,又孤立无援。 最为可怕的是,上海染色馒头事件还表明,生产 商、超市可能已经形成某种松散的联合,一起站在消 费者的对立面。生产商可以在监管部门颁发的生产许 可证下,利用监管部门的玩忽职守,大量生产问题馒 头;监管部门乐得个清闲自在,遇有风吹草动才奋力 突击,再发表一些不痛不痒的检讨;而超市明知馒头 售价如此低廉,必有问题,却看中低价商品的揽客效 应,反正有责任也赖不到自己头上,大不了出事时, 大摆无辜和痛心状。此外,有媒体爆料,一些食品生 产商为了打进知名超市,常常与超市合作,租用超市 摊位,利润与超市分成,而超市也因而对食品质量降 低要求。 食品问题下拷问监管部门 同之前爆发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 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一样,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又引发 新一轮对生产、监管、流通等环节的拷问与反思。其 中,在生产、监管、流通等环节中,很多媒体和专家 又主要把批判放在生产和监管上。 关于生产环节,大抵认为生产者为谋取私利而践 踏法律和道德,缺乏自我约束,致使社会风气日下, 关于监管环节,则主要认为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玩忽 职守,部分技术检验水准落后,各监管部门责任不清, “九龙治水”,遇事搪塞推脱,缺乏有效惩罚机制等等。 以上所有观点都正确,但如果追本溯源,要追宄 最主要责任者的话,生产者、监管者、销售者等,哪 个应该负更大的责任?似乎没有确切答案。但是,我们 所能了解的是,每一回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几乎 只有生产者负责抵罪、整顿、挨罚;而负责监管的质 检、工商等行政部门其实则只负责突击行动、道歉、 表决心。这里边或许存在权力不受有效“监管”的严 重问题。 在长达104条的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 法》中,与追究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失职责任有关的只 有寥寥两条,且对“失职”的具体界定也是语焉不详, 只指出需要“查明失职渎职情况”;惩罚力度也限于行 政性的,只有“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即便 如此,在以往一系列震惊中外的重大食品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