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婴幼儿营养与饮食.ppt
(4)推迟更年期的到来 女性一生的雌激素是有限的,如果采 用纯母乳喂养,可以抑制雌激素排卵,产 生哺乳闭经期,达到节约雌激素的目的, 推迟更年期,让女性朋友更长久地保持青 春和靓丽。 * 二、辅食添加 —科学喂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液体—泥糊状—固体食品 * 除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辅食添加 四个月辅食添加是促进婴儿健康的开始. 对孩子一生都有深远影响. 抓住4—6个月辅食添加关键期(味觉发育的敏感期)让孩子逐步学会吞咽,咀嚼能力,让母乳与辅食并重.培养孩子对各种口味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4—6个月快速生长期,此时牙齿尚未萌出,消化道尚不能接受固体食物.单独母乳又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必须及时,正确,足量喂泥糊状食物. 此阶段营养支持不当对幼儿期,青少年期的潜能发育,智力发育有重大滞后和损伤作用. 对中老年期的体质健康重要营养素丢失,功能退化,快速老化有加剧和恶化作用. * “营养银行”的概念. 身体有一种调节控制机制.对早期营养的投入可形成不同的模式,早期(孕.0—3岁)投入合理的营养,收益一生. 甚至到老年都能按照良好的调控模式.都能保持良好的营养水平.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有关. * 强化辅食的现代观 意义: 补充母乳和营养素的不足 满足婴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 为断奶做准备 * 我国婴儿3—4个月前生长发育指标是达到国际标准的.并不输给发达地区国家的孩子. 四个月后我国婴儿营养指标逐渐落后于国际标准. 要重视培养婴儿的饮食习惯,做到营养均衡多样化,宝宝健康不偏食. * 1、谷类食品是宝宝第一理想的固体辅食 2、母乳与辅食并重,培养对各种口味的兴趣 3、4-6个月是辅食添加的关键期,也是心理过渡阶段(应该在健康消化正常情况功能下进行) 4、切忌操之过急,强调渐进的过程 WHO 推荐 * 原则: 由 稀 到 稠 由细 到 粗 从一种到多种 有少量到多量 强调渐进过程 * 由 稀 到 稠 0-3个月汤汤水水:白开水、菜水、果汁 * 由 细 到 粗 4-6个月逐步过渡到泥糊状: 米粉、蛋黄、菜泥、果泥 * 从一种到多种 * 有少量到多量 * 误区: 1、大人嚼食哺育孩子 2、母乳多不加辅食 3、关心太多,气氛紧张 4、所有食物榨汁 * 耐心:让宝宝学会用舌头控制食物,掌握吞咽技巧 开心:妈妈轻松,宝宝舒畅,用勺子减少刺激 细心:观察辅食添加后排便情况 注意事项 * 0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以 月 计 算 资料来源:《发展中国家的婴幼儿辅食添加:当代科学知识的踪迹》(2000年版) 100% 热 能 母 乳 固 体 食 物 * 固体食品 1-3岁吃好各种固体食品 * 解说:正确答案是C,在手册的第39页可看到肚子痛有哪些主要的原因,在49页详细地介绍了肠套叠的症状及护理。其实不管发不发烧,遇到孩子哭得厉害,叫肚子痛,大便带血的情况,都是需要去医院急诊的,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解说:正确答案是A,在手册的第65页可看到答案。有实验证明,在生产前给母亲食用这种益生菌2—4周,在产后若是母乳喂养,则继续食用6个月,或直接添加给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就可看到益生菌可使患过敏症的机会减少一半。这是因为肠道内的菌群形成的菌膜起到了屏障作用,可以阻止抗原通过粘膜进入体内。另外,益生菌可对IgE有抑制作用,并促进产生免疫球蛋白A(IgA),控制抗原进入。也就可以减轻肠道炎症,治疗食物过敏了。研究发现IgA缺乏的人就容易发生过敏。所以有过敏情况的宝宝补充益生菌也是有好处的。 解说:虽然抗生素也会破坏益生菌,但如果生病了,特别是有细菌感染的情况下,还是需要用抗生素来治疗的,但抗生素的种类,用药时间等都很关键,否则就容易出现耐药性问题,也就是说抗生素杀不死这个病菌的问题,那就严重了,所以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而且专家建议每次用过抗生素后,需及时大量补充益生菌15-30天,以补充被抗生素所破坏的益生菌。并减少抗生素的副作用,减少发生菌群失调的机会。 ? 解说:正确答案是A,在手册的第8页可看到答案,这也是一种用药误区。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所谓的经验,认为家里存着点抗生素好,一有感冒咳嗽的就先吃上几粒才觉得比较放心。但刚刚相反,这才是最不令人放心的。因为,抗生素是不应随便作预防用药的,特别是病毒性疾病或发热原因不明时更不要滥用抗生素,否则容易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