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幼儿园疑似食物中毒案例分析讨论.pptVIP

课件:幼儿园疑似食物中毒案例分析讨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幼儿园疑似食物中毒案例分析讨论.ppt

* 重点病例调查: 发病教职工43岁,女,为该园清洁员兼生活阿姨。自述15日不适,有腹泻3次、发热不适症状,未就医,自服药。 询问14日饮食,午餐曾经食用过该园给学生提供的午餐中的“宫爆鸡丁”。 幼儿园食堂1名厨师和2名帮厨没有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均食用教职工食谱。 分析流行病学---暴露因素的联系强度 14日中餐就餐人数为220人,发病病儿14日均在幼儿园就餐。14日24名缺勤儿童无发病。 98/220, 0/24 15日191人就餐;15日缺勤儿童中有发病。 * * 分析流行病学数据示例 * * * * * * * * 饮食饮水情况调查 该园每班饮水均使用桶装饮用水,教职工与儿童饮水均在各自班级。班级教职工与儿童饮水一致,教职工除1例外其他未发病,各班级桶装水换水时间不同,但病例发病时间较集中,水源暴露引起的可能行不大。 幼儿园食堂供应早点、中餐、午点。所有食物通过 所属幼教集团公司联系后由相应单位统一配送,配送食品原材料与其他11家幼儿园相同,12家幼儿园的菜谱一致,其他11个幼儿园均未发生类似事件。中餐食物都由各自幼儿园对所统一配送的原料进行加工制作。 12日、13日为周末, 14日(周一)幼儿食谱早点: 牛奶、蛋糕;中餐:宫保鸡丁、莴笋炒胡萝卜、平菇肉丝汤、米饭、梨;午点:奶香馒头。该园教职工在园只供应午餐,教职工午餐食物与儿童不同。 * * * * 23日医院报告: 20日采集的7例复发病儿粪便样品中5例检出宋 内志贺菌。 立即采集幼儿园教职工、厨师肛拭采样肛拭29份 检出幼儿园1例宋内志贺菌。阳性者是唯一的食堂厨师,是隐性带菌者,近六十岁的老师傅,缺乏无菌概念和无菌操作经验,操作中存在着生熟不分,交叉污染的现象。存放生食品后的大园盆未严格消毒就将熟食品放于同一容器中,具有致病菌污染食物的机会。加工好的食物到幼儿食用间隔2-3个小时。幼儿午餐加工后再加工教职工的午餐,教职工午餐直接出锅分装于餐盘,没有使用幼儿午餐加工时使用的容器。 * * * * 本次暴发流行病特点: (1)病例集中在该幼儿园儿童。除1名教职工外其他病例均 为在园儿童,该园所属集团下属其他幼儿园儿童没有发病。 (2)临床特征典型。临床症状以发热63例(64%)与腹泻 50例(51%)为主。 (3)本次暴发为点源暴露。菌痢的潜伏期一般1-3天(范围: 12-96小时),各班级均有病例且发病时间较为集中,结合流 行曲线,通过推算暴露可能发生在11月12、13、14日,而 12、13日是周六、周日,幼儿没有共同暴露的机会,可以推 断暴露为14日在幼儿园的点源暴露。 (4)疫情主要以食源性传播为主,可疑暴露因素应该是14日 午餐。幼儿园食堂提供的早点、午餐原料、午点均由总公司配 送,唯一不同的是午餐幼儿园各自加工。发病者(幼儿、15 日缺勤儿童中、1名职工)均食用午餐,未食午餐者(教职工、 14日缺勤儿童)未发病。可以推断可疑暴露为14日该园内儿 童中餐食物暴露。宫爆鸡丁可能性较大。 * * (5)卫生学调查表明,厨师是健康带菌者,具备在菜肴加工中细菌污染食品的条件和可能,时间、菜肴温度又提供了细菌繁殖的条件。因此14日午餐加工过程中存在致病菌污染食物的机会和细菌繁殖的时间。 实验室结果显示厨师携带与病例同型的宋内志贺菌。 结论为:一起幼儿园食源性细菌性痢疾暴发(志贺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 * 反思 1.树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第一观念,必须及时和科学有效。主动,1-2天内完成。 ? 病例的搜索—全貌—原因(部分-误导)。 ? 要排除干扰—行政、民事 ? 科学有效--规范开展人群环境因素调查和采样。 2.边调查边分析边处理---提高现场流调的效率---关键。 与调查无关的内容不必调查和记录。现场连续作战。 描述、分析流行病学尽量一次性解决。 3. 不依赖于检验结果。采样、检验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不管是阴性还是阳性结果,只能作为综合分析时的参考。分子水平。 4.访谈的人员应选择受害者与肇事者中关键知晓者和操作者。(演示方法) * * 5.处理行政与业务的关系 病例数,病例搜索不等于个案调查,灵活应用 病例定义(可疑病例、可能病例、确证病例) 6.标本和样品采样及时,正确出报告。 规范采样,检验的方法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食品的检验方法是GB4789.5,生物标本(呕吐物、洗胃液 、血液) 、环境样品应按WS287附录A检测)。 7.调查中不透露信息,可以避免干扰。 8.污染环节和原因调查对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9.原因调查与责任调查的关系。 * * 10.行政处罚客观上起到了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确认,有利于民事赔偿的实施。 传染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