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
(六)气管、支气管异物: 多见于学龄前儿童,进食时哭闹、嬉笑,以及将异物玩具含入口中,当哭笑、惊恐而深吸气时,易将异物吸入气管,也有因成人强迫小儿吃药引起,当异物进行喉部,由于声门的保护性作用,发生剧烈咳嗽,或出现青紫窒息。支气管异物以右侧为多,时间长引起肺不张、肺气肿、脓胸,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急救处理:支气管或气管异物自然咳出的机会只有1%-4%,必须立即送医院处理。 (七)食管异物: 多见于1-5岁小儿,由于将异物如纽扣、硬币、别针等放入口内玩耍时误吞,或饮食时不慎将枣核、骨碎片等吞入。表现为哽噎、疼痛、吞咽时加剧或吞咽困难,大的异物向前压迫气管而引起呛咳,喘鸣和呼吸困难,如继发食管炎引起发热等症状。异物一旦穿越食管刺入大血管,可发生严重后果——致命性大出血。异物较大或带有锐角不能通过幽门时,可引起幽门梗阻或嵌顿或刺入肠壁,有发生肠梗阻、肠穿孔等危险。 急救处理(1)严重者立即送医院处理,不能强行下咽异物。(2)表面光滑较小的异物通过食管后入胃,可进食大量芹菜、韭菜等多种纤维食物,促进异物随大便排出,连续检查大便3日,观察是否有异物排出。 七、灼伤: 是由高温物质所引起的小儿皮肤和组织损伤,常见开水、热汤、暖气管或煤炉等因素所致小儿烫伤或烧伤。 1、烫伤面积的估算:严重程度取决于面积和深度,对面积和深度做出正确判断,能估计愈后和选择适当的救治方法。最简便方法是手掌法,以患儿手掌为标准,五指并拢时手掌面积为全身面积的1%,五指分开时为1.25%,以此来推算患儿灼伤面积。 2、烫伤程度估计: 轻度:总面积在5%以下的Ⅱ度灼伤。 中度:面积在5-15%以下的Ⅱ度灼伤或%以下Ⅲ度灼伤。 重度:总面积在15-25%;或Ⅲ度灼伤在5-10%。灼伤面积不到15%,但伴下列情况也属重度灼伤①休克者;②有严重创伤或合并化学中毒;③严重呼吸道烧伤;④婴儿5%以上的面部灼伤;⑤电击伤、化学腐蚀伤、放射线灼伤。 特重度:总面积在25%以上或Ⅲ度灼伤在10%以上。 急救处理: 1、立即清除造成灼伤的原因。如火焰灼伤,迅速将小儿脱离火场,扑灭火焰,对热汤、热饭烫伤小儿,应立即脱去热液浸湿的衣服,不易脱去时,切忌强行撕拉,用剪刀破撕开,充分暴露创面。 2、创面充分暴露后,立即用凉水或冷开水反复冲洗。手足灼伤将手足浸泡在凉水中,30分钟后可减轻疼痛,千万不可随意在灼伤的创面上乱抹肥皂水、牙膏、酱油、消炎粉之类的东西。 3、对创面较小的Ⅰ度灼伤,就地在保健室处理,创面经生理盐水冲洗后,可涂抹烫伤膏,或消炎膏小水泡不宜挑破,加以保护以免感染。水泡较大时,可用消毒针对基底部位刺破放液,但仍保留表皮覆盖创面,伤口不需包扎,但身体易摩擦部位(如腋下等处)可用凡士林纱布包扎以防擦破表皮,遭致感染。 4、对严重灼伤者,应有专门医护人员护送到医院抢救。 八、交通事故: 轻者仅为软组织损伤,重者可导致严重的骨折,颅脑损伤,胸腹部闭合性损伤,死亡率很高。 为此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小儿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不让小儿在车辆来往频繁的道路上玩耍嬉闹。加强公路建设,主要道路上要有护栏。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行车教育等措施。 近年来,由于儿童保健工作的发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预防接种的普及与治疗技术的进步,儿童死亡已发生明显变化,小儿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意外死亡则上升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一些国家意外死因占第一位。 91-93年8个市县0-4岁儿童意外死亡监测资料:婴儿及1-4岁儿童意外死亡率,城市为55.8/10万,14.5/10万;农村为605/10万,84.5/10万。 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第一位死因是意外窒息。 97.9%发生在农村,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与成人不同,无职业关系,而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如溺水多发生在水网地区,车祸以城市多见,农药中毒多发生在农村。其次与年龄有关,以婴儿为最多。 造成意外事故原因,年龄愈小由成人照顾不慎者愈多,而随着年龄增长,小儿自己引起意外事故逐渐增多。 防治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关键在于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则应当机立断、沉着、迅速、准确地进行抢救,减少伤亡及合并症,提高抢救及成功率。 意外事故的预防 儿童意外事故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建立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信息网络系统和社区管理,尤其做好家长和孩子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减少儿童意外发生。 (一)活动场所 户外活动场所地位平整无碎石、泥沙,最好铺上草坪。室内地面应铺有草垫或地毯或备有围栏,椅角桌角、墙角以圆角为宜,以免发生跌伤和碰伤。门应向外开,不宜装弹簧,在门缝处加塑料及橡皮垫,以免挟伤手指(趾)或骨折。窗户、阳台、楼梯上应有栏杆,以免幼儿攀越。幼儿房舍应远离公路、马路、河塘、农药仓库和厕所等,以免发生车祸及溺水。 (二)生活用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