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的政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中的政治.doc

工程中的政治 圆明园是著名的皇家园林,自雍正帝以后,园居 渐成宫廷风尚,尤其是咸丰帝更是常年在此,几乎以 此为宫。因为住在集中西方园林之萃、景色宜人的圆 明园,要比住在宏伟壮观、气象森严,每日必须“正 襟危坐”的紫禁城自在、舒服得多。无奈圆明园被英 法侵略军焚毁时正值太平天国和捻军等农民起义军风 起云涌之际,清廷统治岌岌可危,当然顾不得重修这 座废园。但几年之后,太平天国和捻军刚被镇压下去, 便渐起修园之声,引起清廷内部的赞成与反对两派意 见的激烈争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座花园的修与 否,最终却引发了晚清政坛的一场轩然大波。 两度交手,一胜一败 1861年,咸丰皇帝在热河病死后,慈禧与恭亲王 奕鲁联手发动“辛酉政变”,确立太后垂帘亲王辅政体 制。奕?由于在政变中厥功至伟,被授为议政王,在 军机处行走,权柄赫赫,炙手可热。由于奕參总揽朝 中大权,不久便与权势欲极强的慈禧产生矛盾,明争 暗斗,终于势同水火。1865年春,经过精心筹划之后, 慈禧突然下诏痛责奕參,明令“恭亲王著毋庸在军机 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此诏一出, 却引起不少王公大臣、地方大员的强烈反对。经过一 番波折之后,尚未掌握全权的慈禧召见奕參,当面训 诫后发旨说:“本日恭亲王谢恩召见,伏地痛哭,无以 自容,当经面加训诫,该王深自引答,颇知愧悔,……” 所以决定奕蠹“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但免去其“议 政王”。经此羞辱打击,奕?的权势与威望受到重创。 奕?当然不愿就此罢休,一直寻机报复。1868年 9月,深受慈禧宠信、一贯恣意妄为、不可一世的大 太监安德海知道奢华成性的慈禧一直想修复圆明园, 于是指使御使德泰奏请修复圆明园,讨好慈禧。由于 修园需款甚巨,安德海同时又指使内务府库守贵祥拟 出筹款章程,“请于京外各地方,按户、按亩、按村鳞 次收捐”。此议一出,奕?等人坚决反对,认为加饷派 炯更会使“民怨沸腾”,“动摇邦本”,“丧心病狂,莫 此为甚”。在奕?的坚持下,德泰、贵祥两人受到革职 和发落黑龙江披甲为奴的严厉处分。但安德海并未因 此而稍有收敛,且于1869年秋违反祖制以替太后置办 龙衣为名出京南下,为山东巡抚丁宝桢执杀。慈禧闻 讯大惊,不过碍于祖制,又有各方的联合施压,只得 接受既成事实,但却气急败坏,大病一场。 慈禧病愈之后,内务府人员又以太后休养为名, 重提修园之议。内务府人员长期力主修园,一是为了 讨好慈禧太后,更是为了从中得利。晚清政治腐败, 贪污成风,国家的大型工程项目,更成为有关人员大 捞一把的好机会,所以有关方面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 名目争取兴办各种项目,以中饱私囊。内务府人员这 次吸取了前番的教训,采取了长期游说、引诱性喜游 乐的同治帝的办法,终使同治帝在1873年秋以颐养太 后为名,发布重修圆明园的上谕,并要“王公以下京 外大小官员量力报效捐修”。但有御使在上谕发出的第 3天就上疏皇上,力请缓修。不想皇上大怒,再次下 谕修园。 这两道修园上谕颁发之后内务府立即行动起来, 赶忙雇佣民工,清理旧园,同时命令南方一些省份立 即采办大件木材3000件,限期报送北京。慈禧当然更 是忙碌起来,多次召见有关人员,甚至审议一些具体 方案,多次颁发有关谕令。对此,反对者依然不少, 不过,同治帝严告群臣,再有奏请缓修者一定严惩。 奕?开始还声言反对,后见如此阵势,深知此次难以 阻止,便三缄其口,反而首先“报效”工银2万两, 表示支持。 混水摸鱼者登场 1874年3月7日,圆明园正式开工重修。不过, 此时修园的时机的确非常不好。法国正加紧侵略越南, 作为北犯中国的跳板,直接威胁到中国的西南边疆; 曰本开始发动侵略我国台湾的战争;新疆又爆发阿古 柏叛乱,左宗棠率军西征日夜为难以保障的庞大军需 发愁,听说此时重修圆明园,极为不满。自鸦片战争 以来的几十年间,中国的外患内乱不断,清政府的财 政危机日益加剧,连办紧急军政大事的财力都无法保 证,此时却还要大兴土木重修圆明园,根本就拨不出 款来。与重新修园所需经费相比,官员个人的“报效” 只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正在内务府为修园经费一 直无着落发愁之时,一个名叫李光昭的“候补知府” 声称愿为修园报效30万元的木材应急。李光昭原为贩 卖木材、茶叶的小商贩,本有前科,后来“捐输”得 来一个知府衔,但并未授予实职。所谓“捐输”,就是 用钱买官或官衔,可以直接交纳银两,也可以为地方 公共事业捐银,按清政府规定的“统一价格”,以捐银 的多少“购买”不同等级的官衔。 鸦片战争以前,“捐输”只是用于特例,如筹集军 费、赈灾等,并一度废止。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财政 困难,“捐输”竟变成常例,井日渐成为清政府一个重 要的财政来源。李光昭来京贩卖木材时与几位内务府 大臣相识,知道修园是一个发财的机会,便谎称自己 在许多省份都购有木材,可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