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对语言的影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文化对语言的影响.doc

浅析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难以割 裂的联系:语言是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文化 则推动着语言不停地向前发展。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不 仅体现在文字、词汇方面,而且还涉及语音乃至于语 法。 关键词:文化;语影响;联系 王帷韬(1987、3--),男,重庆沙坪 坝人,四川外语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字学研宄生,对 外汉语研宄方向。 [ ]:1206 [ ]:A [ ]:1002-2139(2011)-24-0271-01 在人类世界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无法忽视: 语言是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制度性的文 化,是记录文化事件的符号载体;而文化则推动着语 言不停地向前发展。不管是在几种语言之间,还是在 一种语言内部,文化与语言相互之间的影响都是不容 小觑的。因此,我们说文化语言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 更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文化语言学引领人们开创了 两条全新的研宄道路:它既可以指导人们从文化的角 度去解决语言学上的问题,又可以引导人们从语言的 角度来探寻文化的传承与奧秘。 在一种语言内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联系是十分 紧密的。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语言的各个要素:文 字、词汇、语音乃至于语法。而语言在历经千百年的 流传演变之后,人们依旧能凭借文化在其身上留下的 印迹,揭开先代文化神秘的面纱。 中国古代的语言学家重视“小学”之说,留下了 许多传世巨著。虽然这些著作大都乃是为解读先秦经 典而作,但在无意之中却保留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说 文解字?马部》共收字115个(不含重文与新附字), 这些字有的是指马的花色种类,有的是指马的配饰。 又《说文解字?玉部》收字126个(不含重文与新附字), 这些字涉及玉的种类、玉的色泽、玉的声响、玉制饰 品、玉制礼器等等。语言的精简性原则告诉我们:一 个群体创制一个符号去指称一个概念,那么这个概念 必定对创制语言符号的群体有着特殊且不可替代的意 义。如果某个概念对一个群体而言没有什么太大的意 义,那么就这一群体就不会特意地去创制一个符号来 指称这个概念。根据语言的精简性原则和《说文解字》 “马部”、“玉部”的收字情况,可以想见,在中国上 古时代,马和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必定占有极为 重要的地位。而正是在上述这一情况的驱动下,古代 先民才创制了大量的汉字来指称与马和玉相关的事物, 以求细化、明确某些相关概念。因此,《说文解字》中 的“马部”字和“玉部”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汉字的 基本状况,还深刻揭示了中国古代的马文化和玉文化。 文化对语音的影响也是显著的。现代英语与盎鲁 格-撒克逊时代的古英语相比,在语音方面现代英语吸 收了大量的法语语音的内容。这一情况的出现与历史 上诺曼底公爵征服英格兰后强制推行法语不无关系。 这种现象和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中所谈及的荷兰 语语音当中含有大量高地德语语音的情况如出一辙。 在汉语中也不乏文化影响语音的例子。杭州属吴方言 区,但在南宋时期,由于朝廷设行在于临安府,于是 以杭州为中心的地区就出现了官话方言点。清朝建立 后,为了巩固统治满人开始学习汉语。当时的汉语在 语音上是区分尖音和团音的。但由于满语无尖团之分, 满人讲习汉语之时亦不分尖、团。这一事件的影响极 为深远,时至今日,仍能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 统中看到这一现象的存留。现代日语的语音系统中也 有同样的情况:现代日语的促音与拨音皆源于汉语。 促音是模仿汉语的入声而来,拨音则是在借入汉语韵 尾/nV、/n/之后才出现的。显然,拨音与促音的出现 与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是大有关联的。 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是隐性的。在单一语言当 中,很难清晰地看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或是文化 对语言发展的推动。但是通过几种语言的对比,文化 和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便会渐渐明了起来。 在汉语里,与“狗”相关的词语多为贬义。如: 狗仗人势、狗急跳墙但是在英语中,与 狗仗人势、狗急跳墙 但是在英语中,与dog相关 又如西方人普遍对猫没的词语或俗语却有怜悯、褒奖的色彩。如:clever dog (聪明的人)、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 (无比高兴)、dog does not eat dog (同室不操戈)、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 乌)、lucky dog (幸运儿)— 又如西方人普遍对猫没 有好感,遇到黑猫视之为不祥之兆,而含有cat的短 语也多有贬斥色彩,如cat like(像猫一样偷偷摸摸的)。 而在汉语中对猫却没有类似的用法。在中国文化中, “龙”被视为吉祥、权威的象征,广大华人称自己为 “龙的传人”。但在英语中dragon则是指一种类似于 龙的会喷火的妖怪。” He is a dragon”表示的不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