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诗中的魏晋历史人物意象探析.doc
韩诗中的魏晋历史人物意象探析
南宋诗人韩漉,为尚书韩元吉之子,入 仕不久归信上,清贫著述。韩漉当时被认为是江西诗 派的重要人物,其诗具有一定价值。本文结合时代背 景,就其诗中出现的魏晋人物意象进行探析。
关键词:韩?诗;阮籍;嵇康;陶渊明 韩?(1159 —1224>,字仲止,号涧泉,江西上饶人。
方回曾说:“上饶南渡以来,寓公曾茶山得吕紫薇诗法, 传至嘉定中赵章泉、韩涧泉,正脉不绝。”。对于韩? 来说,魏晋易代、晋宋易代的历史似乎在自己的时代 上演着,他希望借助具有相似历史背景的先贤的生活 方式立命于这龙蛇皆变的黑暗现实。韩漉现存诗歌有 2592首。,本文就其诗中常出现的魏晋历史人物意象 进行分析。
一、阮籍、嵇康
阮籍(210 — 263),字嗣宗,魏晋文学家。《晋书? 阮籍传》中记载:“籍容貌壤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 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他所生活的魏晋易 代之际,政治十分黑暗,“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 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嵇康(224—263),字叔夜,憔郡钰(今安徽省淮北 市)人,魏晋时期文学家,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表 现了自己隐居不仕的思想。
韩沆诗中常提及嵇康和阮籍这两位诗人,在?眼里 阮籍和嵇康放浪形骸的生活态度是真操守的表现。如 《约元立致道游龙井各以事辞》:
平生荒野处,谓可开笑口。筇杖兰浆外,忍复叹 藜糗。春深西湖山,己落众人后。寻幽欲吟搜,载酒 拼醉呕。今晨思一行,约友意复否。融融月穿楼,澹 澹风动牖。放浪嵇阮流,不应独古有。
一次龙井之游却恰逢好友都因有事未能行,不过 他并不懊恼,因为历史上阮籍、嵇康那豪放通脱的姿 态,徜徉自然中的豪情给以了自己精祌上的支持,这 里漉是对阮籍、嵇康心胸性情上的自觉学习。
再如《五思》:
我思灵井幽,山围路高远。青山四面合,风声自 回返。时携一樽酒,坐石至昏晚。岚光发深窦,翠色 明绝嵫。荒寒集鹇鹧,渊澄见鲼鳃。年来事寸禄,扪 心愧嵇阮。
在魏晋易代之际,阮籍、嵇康采取的是不合作的 态度,因此正在宦途中的诗人面对自己所敬仰的二位 名士不免生出愧意。韩漉自己同样身处混乱的现实中,
以其真实心境应该隐居山林以保高洁情怀,可是韩? 有他自己现实的无奈:“独恨海潮边,恋禄赡儿女。” (《庆元己未二月戊子寄皖山隐翁史虎囊》)“岂不念 放山,斗升聊自营。”(《阴雨》)
二、陶渊明
韩?诗中对陶渊明的思想、诗歌有较频繁的涉及, 甚至陶所爱的菊花都成为其写作对象,可以说渊明是 漉诗中重要的象征性符号。陶渊明曾写下了二十首《饮 酒诗》,诗中对世道、人生进行思索,?对渊明所思考 的结果持肯定态度,如《读渊明饮酒诗》:
山水幽绝处,吾亦难为情。此道世莫讲,肯计身 后名。徇名与逃名,倶若可怜生。百年能几何,大半 宠辱惊。醒醉一昭彻,本来孰亏成。
诗中?认为人生短促,应借酒享受人生才正确。? 不仅在观念上认同,在行动上也践行着渊明的隐居之 举,如《馀干黄师求北窗诗》: 非退。平生羲皇心,肯与时向背。当年五柳传,谁云 闭关辈。子能知其然,此意要常在。渊明不吾欺,是 中诚可爱。
陶令一北今古自无对。折腰岂为米,归采本
陶令一北
今古自无对。折腰岂为米,归采本
陶渊明在《与子俨疏》中写道:“常言五六月中, 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龚斌注:
“渊明北窗下自谓羲皇上人体现出晋人任真自得
“渊明北窗下自谓羲皇上人
体现出晋人任真自得
的审美情趣。”韩沆十分珍视这份性情,自己也在几次 出仕后归于涧上隐居著书。对于陶渊明的退隐,韩漉 除了认为是其性情使然,还有更深刻的认知,这种认 知因为自身的现实时代背景而更有感触,有诗为证: 《读归去来词》:
彭泽非缘懒折腰,便如莲社也萧条。经邱寻壑归 来事,醉眼兴亡日月飘。
关于渊明归隐原因,《归去来兮辞》的序中陶渊明 有所交代:“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
交病寻程氏妹丧于武昌自免去职。”《晋书?
交病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自免去职。”《晋书?
陶潜传》记载:“均都督邮至县,吏日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韩?认为陶渊明的归隐固然有性情使然、妹丧的事实,
更深层次的是“醉眼兴亡日月飘”。陶渊明生活朝代的 时代充满了黑暗、战乱,整个晋朝是一部完全的篡弑 史,最后东晋的刘裕推翻晋,建立“宋”。“处在这样 的时代中,怎样才能保持住自己内心之中的一份平安,
这是这位诗人所终生努力的”韩漉所处的南宋又
这是这位诗人所终生努力的
”韩漉所处的南宋又
何尝不让他难以适从,于是他在陶渊明的身上和诗文 中也同样体会到了隐居醉眼看兴亡的心情。
自从渊明独爱菊后,菊便成了花中之隐士,而?
对于菊的喜爱更是直接受到陶渊明影响,如《秋怀》: 小雨不肯晴,烟中犹霖霖。出门泥未干,枯柳弄
微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