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高校教师职业声望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矛盾.doc

论中国高校教师职业声望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矛盾.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中国高校教师职业声望社会评价及自我评价矛盾.doc

论中国高校教师职业声望社会评价及自我 评价矛盾 在中国,教师现已成为声望最高的职业,高校教师 职位也被求职者竞相争夺。但高校教师对自我职业声望的评 价却低于整体评价。究其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的职业功能被社会所认可;随着 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其职业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在教师专 业化的进程中,任职者的素质逐步提高。因此,高校教师职 业声望得以提升是大势所趋。二、多数民众对高校教师职业 没有直接认识和体验,容易受到个人经历与媒体报道的影 响,往往会形成对高校教师的刻板印象,高估其职业环境。 三、高校教师的职业声望地位和财富、权力地位实质上并不 一致,他们所获得的资源与其发挥的职业功能并不匹配,也 没有达到其期望。 关键词:职业声望;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刻板印象; 衙门化 分类号:G451 1 A 1006-723X (2012) 10-0070-03 2010年11月25日,中国科协公布了第8次中国公民科 学素养调查结果,其中职业声望方面的调查显示,教师以 55 10%的支持率位居职业声望排行榜首位,它也是公民最 希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但教师对自身职业声望的认同却低于 社会认同,而且学历越高认同度越低__大学教师对其职业 的认同度是最低的。李强通过调查发现[1],多数人对自己 所从事职业的评价是比较高的,这反映出人们声望认同的向 上攀附倾向。可是,为什么“局外人”予以高评的高校教师 却对自身的职业评价较低呢? 一、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声望的社会 评价提高可归因于两方面1高校教师自身的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教师的职业素质(特别 是专业素养)不断提高。因为高校都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 设,除了积极鼓励或硬性要求在职教师提高学历外,有相当 多的高校在聘用教师时要求求职者具有博士学位。另外,由 于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发展,高学历的毕业生数量激增,高校 教师职位逐渐成了必须通过惨烈竞争才能获得的“香悖 悖”。因此,高校已成为集聚高层次人才的战略高地。截至 2010年鹿,我国普通高校共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 的教师比例从2000年的31 3%提高到57 1%;具有教授、 副教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教师迗到52 6万人,是 1978 年的 64 倍。[2] 2社会环境因素。 包括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职业环境的改善和知识经济 时代教师职业功能的凸显。 教师一直享有身份优越的“精神贵族”、“文化 精英”、“道德楷模”、“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而高 校教师则向来被视为社会良心和正义的代表,“他们可以借 助专业领域的权威,将文化生产场共同遵守的信念建构为 全社会的信念”,[3] (P44)加之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这 些都强化着高校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同。 高校教师的职业环境令人羡慕。他们工作的自然 环境较为宜人;教学设施不断得到改善,工作便利性与舒适 度不断提高;教师有两个假期,可以自由支配;收入与福利 待遇也稳中有升;教师职业相对稳定,竞争相对较小。这些 特点迎合了国民求稳、求静、不喜变化的民族心理特征,这 也会有利于教师职业声望的提高。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的职业功能凸显。作 为知识的传播者、探索者和社会文明的引领者,高校教师一 方面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 命;另一方面又承载着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建设的社会责任。此外,由于中国社会正在由传统的以 身份为中心的凝固的社会结构形式,向以契约为纽带的开放 社会转变,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又在以契约替代身份,以 “社区人”替代“单位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也 使其职业功能得以彰显。 -、高校教师自身职业认同较低 可归因于其声望地位与其他 层面的社会地位不一致许欣欣在比较几项不同时期城 市居民的职业声望评价结果时发现[4],转型时期人们在评 价职业声望时,更加看重职业所拥有的权力特征以及市场 体制下职业的稳定性,且人们对职业价值进行判断时,经 济收入与市场适应力的作用有了明显增加。既然公众在评价 大学教师职业声望时已经权衡了其收入、权力与稳定性,那 么为何依然出现高校教师自我认同较低的现象呢?这部分 与公众对高校教师的刻板印象有关。公众通常认为大学是好 单位__大学教师职业稳定,收入都高,工作环境舒适,压 力也都远比中小学教师小,有很大的自主权。民众为何有如 此观念? (1)公众大多不了解高校教师的整体收入情况,他们 之所以存有大学教师收入高的刻板印象,除去个人的亲身经 验、家庭和学校的社会习得等之外,最重要的途径当属大众 传媒。频频见诸报端的中国高等教育扩招和高收费“乱象” 使民众认为大学教师是这个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此外,由于 媒体的片面报道使得“收入不菲”的“媒介常客”或“电 视知识分子”成为了高校教师的“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