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图书馆收藏宋元版汉籍的情况-北京大学.DOC

美国图书馆收藏宋元版汉籍的情况-北京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图书馆收藏宋元版汉籍的情况-北京大学

PAGE PAGE 3 海外汉籍调查之美国图书馆收藏中国古籍善本情况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 卢伟 海外汉籍(或域外汉籍)研究是近年新兴的一个学术方向,是海外汉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关于海外汉籍的定义,目前学界并不统一,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情况:一是中国刻印的、流传至海外的汉籍;二是外国根据中国古籍重新刻印的汉籍(如日本的和刻本、韩国的高丽刻本和越南的安南刻本);三是外国刻印的该国人的汉文著作(如《韩国文集丛刊》);四是外国人(包括传教士)用中文写的书籍。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后面两种不属于海外汉籍之列。我们认为只有第一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汉籍,即存藏于海外的中国古籍。第二种可以作为辅助列入海外汉籍的研究范围之中。 海外汉籍的流传分为五种情况:1.外国人直接从中国带出去的,如:日本的遣唐使、美国的恒慕义等;2.中国历代政府官方赠送的,如: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部分中国古籍、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的容闳带去的中国古书(有赠书目录);3.外国人从中国购买的,如:美国的义理寿、葛思德买的医书(藏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日本的静嘉堂文库(三菱财团买的陆心源及其后人的藏书);4.侵略者掠夺去的,如:东三省的部分藏书、圆明园的文源阁《四库全书》零本、部分《永乐大典》等;5.中外勾结、联手盗卖出去的:如敦煌藏经洞的珍贵文献。 党和政府以及国家领导人一直很关注流失在海外的中国古籍的命运,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散失在国外的古籍资料,也要通过各种办法争取弄回来,或复制回来,同时要有系统地翻印一批孤本、善本。”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二十多年来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团结和组织全国各高校的从事古籍整理研究的专兼职学者,规划实施了以“九全一海” “ “九全一海”是《两汉全书》、《魏晋全书》、《全唐五代诗》、《全宋诗》、《全宋文》、《全元文》、《全元戏曲》、《全明诗》、《全明文》和《清文海》的统称。 为了摸清全球范围内中国古籍尤其是善本古籍(如宋元版)的存藏情况,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现在就把调查到的关于美国图书馆界收藏中国古籍的情况做一介绍。 美国图书馆收藏中文书籍包括古籍是从十九世纪末才开始的,大部分是靠赠送或交换得来的。根据钱存训的研究钱存训《欧美各国所藏中国古籍简介》,《图书馆学通讯》1987年第4期。,最初是在1867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即将美国政府出版品每种留出50份,责成司密逊学院向其他国家办理交换事宜。清廷总理衙门奏准选购了《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皇清经解》、《针灸大成》等十部 钱存训《欧美各国所藏中国古籍简介》,《图书馆学通讯》1987年第4期。 二十世纪初期,美国主要的中文藏书机构有国会图书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以及纽约公共图书馆和芝加哥自然科学博物馆等十来个,总计藏书约20万册。美国国会图书馆及各东亚图书馆大量收藏中文图书和古籍图书,主要是中美之间文化交流的需要,当时美国的教会组织有计划地积极向亚洲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国的了解。同时也是因为美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受到欧洲学术研究风气的影响,不少大学的课程设置都仿照欧洲的体系,因此“汉学”也成为美国东方研究的一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出现了不少新兴的学术团体,如成立于1925年的“美国太平洋学会” (the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26年的“华美协进会” (China Institute American),1928年的“远东研究促进委员会”(Committee on the Promotion of Far Eastern Studies)(即“远东学会”[Association for Far Eastern]及现在的“亚洲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的前身)及哈佛大学的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当时和这些学术团体同样重要的则是几个著名的基金会,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纽约卡内基基金会等。由于这些学术团体的倡导,基金会和私人的大力资助,使得美国的中文图书收藏得以迅速增加。这一时期设立的新图书馆有普林斯顿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东亚馆。此外,夏威夷、宾州和西北等大学以及加州克里蒙学院也都相继开始收集中文图书。到二战结束时,美国的中文图书馆已增至二十所,藏书约100万册。当时的美国国势强盛、财力雄厚,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汉学研究,奠定了其战后发展的基础。 美国收藏的中国古籍大致有以下几个来源:1.清廷赠送;2.派人搜购;3.购自日本和台湾(私人转让和捐献)。 1.清廷赠送。光绪三十年(1904),清朝政府将其参加在美国圣路易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