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评点式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行动研究1
PAGE \* MERGEFORMAT 3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
《中学语文评点式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行动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中学语文评点式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行动研究》是我校朱茂林老师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本课题是我们课题组老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我校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而提出的研究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使课题的理念及内容更清晰、更透彻地指导和服务本课题的实验老师,保证课题能有效开展实施,达到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特制定本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价值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近十年来,人们对“评点”越来越关注,不断地加强对中国古代评点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体系。同时,这也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评点”渐渐引入课堂,形成一种富有传统特色的教学模式。
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这正如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人民日报》 上大声疾呼那样:“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种现象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没有得到彻底地改观,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小组讨论取代自主性阅读、教师讲授取代个性化阅读、练习试题代替创造性阅读”等诸多问题,频频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评点”,拓宽了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视野
评点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术界。如孙琴安《中国评点文学史》、谭帆《中国小说评点研究》,石麟《中国古代小说评点派研究》、林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朱万曙《明代戏曲评点研究》、周兴陆《诗歌评点与理论研究》、于立君、王安节《中国诗文评点史研究》等,都在各自的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复旦大学2002年11月和2006年6月举办的“中国文学评点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更是推动了文学评点的研究。这都为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拓宽了视野,并为探索中学语文阅读评点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3.“评点”,符合阅读教学的新课改理念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2修订版)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 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同时,还要求“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强调阅读教学要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评点作为古人研读文章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内容、人物、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和写作方法等进行评论与分析。它所展示的是读者个性化阅读与自主阅读的能力。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指点文章的脉络,揭示作者的用心,旧时有所谓“评点一派”做得好的对于读者很有帮助。今时语文教师若能继承这个传统运用在教学过程之中,要言不繁,启发几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领略,自必使学生大有受益。”
4.“评点”,在阅读教材中的试验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诸多古典文学名著的不同版次的评点本的大量出版,为阅读评点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仅苏教版中出现了少部分“评点课文”,而且人教版、语文版等版本中也出现了“评点课文”,为学生学习评点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市场上还出现了一些适合中学生阅读评点课外读物。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评点式”阅读稳步发展。
(二)课题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
1.优化传统“评点”理论
本课题立足于学习借鉴我国古代传统的读书方法——评点。评点,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文学批评的方式,也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样式。它给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大的发展空间。结合新课程的教与学原理,不断地更新阅读教学观念,进一步优化传统“评点”理论,创新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2.适应建构主义理论
依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转变阅读行为,使学生对阅读文本产生深厚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拟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创新型思维的阅读教学模式——“评点式”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对“评点式”阅读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我们将进一步革新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带动课内外阅读教学模式的系统变革。
3.体现人本主义理论
本课题体现了人本主义理论的发展要求。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