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北牧区畜粪燃烧与养分流失的生态效应研究-资源科学
Resources Science
第37卷 第1期 2015年1月 2015,37(1):0094-0101 Vol.37,No.1Jan.,2015
文章编号:1007-7588(2015)01-0094-08
藏北牧区畜粪燃烧与养分流失的生态效应研究
徐增让 ,成升魁 ,高利伟 ,陈远生1 1 2 1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21)
摘 要:藏北牧区是典型的高寒缺能、生态脆弱地区,长期以来以畜粪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满足能源消费的同
时,畜粪燃烧使得其中的有机质、养分排空,致使室内空气污染和草地物质循环受阻。本研究基于田野调查、实验
分析、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了1988-2010年藏北牧区那曲、班戈和尼玛3县的牦牛排粪、牛粪燃用的时空过程,评估
了牛粪燃用引起的有机质、养分直接排空流失效应。研究表明区域尺度的牛粪排放量主要取决于牦牛存栏数,那
曲县、班戈县和尼玛县年均牦牛排粪量分别为15.1、6.5和4.8万t干物质(dM)。牛粪燃用量主要与乡村人口有关,
那曲、班戈和尼玛年均牦牛粪燃用量分别为9.0、4.7和3.6万tdM。藏北牧区的牛粪燃用强度(牛粪燃用量与牛粪排
放量之比)为70%,其中那曲县61%、班戈县72.2%、尼玛县76.8%。牛粪燃用后95%以上的有机碳、氮都直接释放到
大气中了。那曲、班戈和尼玛年均释放的氮为0.19、0.10、0.08万t。与牛粪还田相比,牦牛粪大量燃烧引起土壤有
机质和速效磷含量降低,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未来,应该大力发展替代能源、降低牛粪燃用强度,加大牛粪、粪灰
还田力度以优化牛粪利用方式,协调牛粪的燃料和肥料功能。
关键词:生物质能;生态效应;畜粪管理;养分循环;藏北高原
[15] [7,14]
1 引言 式 ;反对牛粪燃用者则主张牛粪还田 。应该
世界上许多高寒缺氧、少树缺能地区,草食动 说,牦牛粪作为藏北高原可稳定获得的燃料,在漫
[1] 长的传统农牧时代,其在有效满足能源需求的同
物粪便被广泛用作燃料,如南美安第斯高原 、中
[16]
[2] [3] 时,并没有对草地生态产生明显影响 ,但随着牧区
亚、西亚 等地。我国草原牧区的蒙古族 、藏族畜
粪燃用较为普遍。藏北高原是典型的高寒缺能、生 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在人口快速增
[17,18]
2 长、超载过牧 的背景下,畜粪大量燃烧就对脆弱
态脆弱区,面积60万km ,大部分地区海拔4500m
[19]
[4] 的生态产生了明显干扰,如土壤肥力下降 、草地生
以上 ,生活着200万头牦牛,长期以来牦牛粪是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老年性痴呆发病过程中内源性甲醛慢性损伤机制*研究快报.PDF
- 老年人口健康的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TropicalCyclone.PDF
- 老蒜提取物制作工艺及其功能成分变化研究-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PDF
- 老年症候群及其护理.PDF
- 考虑充放电能量不均衡的双电池系统状态评价与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PDF
- 群学-社会学研究.PDF
- 考虑成层土变异性的等效基床系数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PDF
- 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饱和砂土渗透破坏数值模拟-兰州大学学报.PDF
- 考虑滤过效应的卵砾石层浆液扩散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PDF
- 考虑破碎影响的颗粒材料亚塑性模型及应变局部化模拟-计算力学学报.PDF
- 藏药柳茶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肝脏脂肪代谢-F6Publishing.PDF
- 虎杖苷及其衍生物抑制SGLT2降血糖活性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PDF
- 藻红蓝蛋白Α2亚基脱辅基蛋白与藻蓝胆素的重组.PDF
- 虚无假设显着性考验的演进议题与迷思-ntcuir.PDF
- 薏米酒发酵前淀粉液化及糖化条件的优化.PDF
- 虫害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危害损失评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机构.PDF
- 虎头梁遗址尖状器功能的微痕研究-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PDF
- 蚕豆间作条件下供氮水平对作物产量和大麦氮吸收累积-麦类作物学报.PDF
- 蛋白质中氨基酸外消旋化的研究进展-中国药科大学学报.PDF
- 蛋白磷酸酶2A对微管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