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合作的社会⊙引起动机以‘鲁宾逊漂流荒岛’或电影‘浩劫重生.DOC

分工合作的社会⊙引起动机以‘鲁宾逊漂流荒岛’或电影‘浩劫重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工合作的社会⊙引起动机以‘鲁宾逊漂流荒岛’或电影‘浩劫重生

PAGE 74 國中社會(五)教師手冊 單元十六 交易與貨幣  PAGE 75 交易與貨幣16 交易與貨幣 16 eq \o\ac(○,一)分工合作的社會 ⊙ 引起動機:   以「魯賓遜漂流荒島」或電影「浩劫重生」的內容,說明自給自足的生活與現代分工的生活其差異點何在,讓學生體認分工合作的好處。再以班上幹部的分工作為例,說明比較利益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 教學步驟: 1. 首先說明古老社會與現代社會的不同。傳統自給自足的社會,人們的互動較少,所有的生產行為只求個人溫飽。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因此要生產數量更多、品質更好的產品。此時,便進入了分工、專業化的社會。試著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分工的人愈多,大家的生活福祉愈提升。 2. 教師可先解釋何謂「絕對利益」。讓學生知道社會上某些人雖在各方面都有優勢,但是「能者多勞」的觀念在此不適用,因為在增進最大福利的原則下,分工合作才是最有利的途徑。 3. 教師透過實際運算使同學理解:同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做甲事情勢必放棄乙事情,則乙事情就是做甲事情的機會成本。 4. 說明比較利益原理不僅運用於國內的交易行為,也適用於國際的貿易行為。例如:臺灣有能力生產豐盛的農產品,但我們卻選擇由國外進口一部分的農產品,而出口電腦、軟體等技術層面較高的產品,這就是比較利益原理的運用。因此各國之間的國際貿易就是運用比較利益原理來進行的。 eq \o\ac(○,二)市場與貨幣 ⊙ 引起動機:   教師可先讓學生回答引言中的兩個問題,再引領學生認識交易處所(市場)與交易媒介(貨幣)。 ⊙ 教學步驟: 1. 講述交易的意義,即是指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買賣行為。在專業分工後,人們開始以有餘換不足,以滿足生活所需。但要能成功地以物易物,需要花費許多的時間與精力,往往造成資源的浪費與交換的不便,此時,市場便應運而生。所謂市場,正是交易(買賣)行為發生的處所,但不一定要有具體的地點、形體,因此可分為有形與無形的市場。教師可介紹現在社會上很流行的電視購物及網路購物,並讓學生討論「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的優、缺點。 2. 說明交易媒介的產生原因,並介紹其特性與功能。 3. 從貨幣的發行再談到為什麼要由政府來發行貨幣,藉此說明一個國家物價穩定的重要。為了讓學生易於了解,可舉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時物價飛漲,對人民生活造成的影響,讓學生確實體認控制貨幣數量的必要性。 eq \o\ac(○,三)經濟活動的循環 ⊙ 引起動機:   由教師述說在經濟循環中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使學生了解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 ⊙ 教學步驟: 1. 教師配合圖16-6「經濟循環簡圖」,說明經濟循環中的四個主要部分:生產者、消費者、生產要素市場及商品市場的關聯性,並解釋箭頭流向的意義。 2. 接著說明貨幣與商品的流向,並告訴學生:生產者的銷貨收入=消費者的消費支出、消費者的所得=生產者的生產成本。 3. 最後由教師歸納,期使學生確實理解整個經濟循環簡圖的概念。 本單元課程結構表請參閱第73頁。 第156至164頁  多幅賣場的圖片,包含傳統市場、超級市場到大賣場,簡單點出「市場」的概念。教師可以詢問同學對於市場的認知有多少;另外延伸討論有形及無形的市場型態。最後才談到另一主題 ——交易的媒介,從以前到現在有什麼改變?這種改變產生了什麼影響? 第156至164頁   多幅賣場的圖片,包含傳統市場、超級市場到大賣場,簡單點出「市場」的概念。教師可以詢問同學對於市場的認知有多少;另外延伸討論有形及無形的市場型態。最後才談到另一主題 ——交易的媒介,從以前到現在有什麼改變?這種改變產生了什麼影響?   本單元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分工合作的社會」、「市場與貨幣」與「經濟活動的循環」。 1. 第一節課,教師先講述分工合作對整體社會的益處,接著說明社會上分工是按照比較利益原理為依據,最後則引申到「國際貿易」的運用。 2. 第二節課,說明貨幣的特性及功能,接著講述貨幣數量對一國經濟穩定的重要性。 3. 第三節課,詳述圖16-6。分別就貨幣、商品與生產要素的流向做說明;最後歸納生產者、消費者各自在商品市場與生產要素市場中扮演的角色。 16-1說明 16-1說明   當小明尚未與小華合作之前,兩人原本各自花費15分鐘包餃子,也花費15分鐘做漢堡。從表16-1中可以看出,小明花費15分鐘可包30粒餃子,而花費15分鐘可做30個漢堡。小華花費15分鐘可包45粒餃子,而花費15分鐘可做60個漢堡。兩人各自努力的結果,總共是包了75(30 + 45=75)粒餃子,以及做了90(30 + 60=90)個漢堡。 16-2說明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