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电产-小马驱动大世界
日本电产:小马达驱动大世界
日本电产的积极并购战略绝非盲目的,在确定并购之前一定要符合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定位清晰――并购领域是“旋转或驱动”事业,也就是始终围绕电机马达这个老本行,不能离开太远;二是目的明确――一定能够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培育新技术或新渠道等课题;三是方针鲜明――绝不高价收购那些业绩良好的公司,而是瞄准那些濒临破产或倒闭的目标,经由日本电产之手优化重组,使之重焕活力
下载论文网
编者按:日本企业在云计算等多个领域的创新能力、创新质量已经独步天下,并孕育出NTT数据、东丽、发那科等不为人知的全球“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究竟如何创新,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发挥作用?本刊将连续刊发相关案例,以飨读者。
数据显示,全社会各种电机马达的用电量占世界用电总量的40%―50%,而工业中电机用电量更是占比超过60%以上。因此,电机马达的效能成为缓解电力不足、甚至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的主角就是一家专门做各种电机马达的企业,创业之初,其全部员工仅为4人,但经过44年的发展,它已成为在全球拥有297家企业、超过10万名员工的跨国企业集团。如今,它每个月向全世界提供各种型号的电机多达三亿个,摘得多个领域的世界冠军:如硬盘(HDD)驱动马达(80%的市场份额)、ATM用电机(80%)、液晶面板搬运机器人电机(70%)、CD及DVD用电机(60%)、各类家电及摄像机风扇电机(45%),等等。它就是日本电产(Nidec),在中国的名字还叫尼得科。
小微企业另类起家
1944年出生的日本电产CEO(董事会长兼社长)永守重信如今已经73岁,若按一般日本企业的惯例,他早该退休十多年了。但作为日本电产的创立者,永守的在位时间已达44年之久,而且,在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他甚至表示要干到86岁,原因是他有未竟事业:到2030年实现营业额突破10万亿日元的经营目标。
永守社长是贫寒的农家子弟,在高中时代就曾以开办补习班、投资股市等贴补家计,初步展露出非凡的商业才华。大学,他又选择了学费低廉、且有奖学金的职业训练大学,但此举却让他与电机马达结下了一生之缘。正是在那里,他与该校任教的日本电机研究权威见城尚志成为忘年交。大学毕业后,受见城老师推荐,他进入专做音响产品的蒂雅克(TEAC)公司,开始负责小型马达的研发。
1973年,这是永守被挖到山科精器公司的第三年,在池田社长的支持下,28岁的永守着手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日本电产,公司资本金2000万日元、除他之外的3名?T工都是自己大学的师弟。就这样,在一间租借的120平方米的民宅中,四个年轻人开动那些全部是二手的机械设备,开始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旅途。
没有任何业绩,也没有知名度,更没有成长经历,信用记录当然是零,就这样扬帆起航的日本电产,其唯一的支撑力量就是坚定的信念。永守把大学母校校长、世界著名齿轮研究专家成濑正男经常强调的“科学、技术与技能的结合”融入到自己的经营理念之中,他确立三条经营宗旨:一是始终本着科学、技术与技能的一体化和诚信之心;二是生产世界通用的产品;三是为社会贡献的同时,实现企业繁荣和员工幸福。
当时,日本国内企业非常重视公司现有业绩、讲求序列关系。作为初创的小微企业,日本电产甚至连与企业客户面谈的资格都没有。于是,永守被迫选择了“围魏救赵”的策略,他走出国门,先在“讲求自由平等”的美国寻找出路。1973年12月,只身赴美的永守,以最传统的电话本营销方式挨家挨户给企业打电话,以寻求订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他拜访到3M公司技术部长李帕特,带回了被要求再缩小三成的马达样品。第二年,日本电产终于斩获首份订单――为3M公司生产1000个马达。以此为激励,日本电产把美国作为深耕细作的沃土,1976年它在美国设立了第一个海外子公司。
“跟着美国企业打天下”是日本电产早期创业成功的最重要原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美国计算机产业步入模块化的激烈变革时代,硬盘规格伴随个人PC的崛起而迅速小型化,从16英寸、8英寸、6英寸、英寸,一直“瘦身”到最后的英寸。日本电产主营产品主轴马达恰好适应了这一趋势,销售额呈现井喷式增长,营业利润率也保持在7%水平。之后,为了应对美国企业大举向亚洲投资转移的趋势,日本零部件企业也纷纷尾随至东南亚。1983年日本电产与硬盘生产巨头希捷公司签署零部件供应协议,1984年在新加坡建立分公司,1990年又追随希捷来到泰国。追随战略很快奏效,日本电产快速成长为HDD产业领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供应商,除小型电机马达之外,它还开始拓展其他相关产品。
市场业绩的迅速扩大,让永守开始思考如何扩大企业规模,于是,日本电产迎来其经营史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上市。1987年1月,日本电产的经营会议通过了股份上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