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6琵琶行并序习题新人教版.docVIP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6琵琶行并序习题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唐代诗歌6琵琶行并序习题新人教版

PAGE 2 - 6 琵琶行并序 一、课外阅读 (一)(2018·福建泉州高三语文质量检测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入昌松东界山行① 高 适 鸟道几登顿②,马蹄无暂闲。 崎岖出长坂,合沓③犹前山。 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 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④。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②登顿:指上下山。③合沓:重叠聚集。④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 B.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 C.“犹前山”三字言简意丰,既写山之绵延,也流露出诗人走不出前山的急切。 D.诗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 解析:C C项,“合沓”写群山重叠聚集之状,这在注中已作解释,“犹前山”由“合沓”延伸而来,如果解为“还在前山”“走不出前山”,那群山“重叠聚集”之说就无从谈起了。可见“犹”不当作“还是”理解,结合前后文,应是“犹如”之意。 2.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 ? ? ? 解析:从内容上看,高诗的“王程应未尽”与范词的“燕然未勒”是对应的,都说明国家大事还没有结束,其背后隐含的情感即“心系国事”;高诗的“顾刀环”与范词“家万里”也是对应的,其背后隐含的情感即“思念家乡”。当然,两篇作品由于表达的不同,所表现的情感也有区别:高诗说“王程未尽”,强调“国事”;范词说“燕然未勒”,联系《后汉书》中窦宪追击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的典故,可推知其强调的是“建功立业”。高诗对“顾刀环”之举用“且莫”加以否决,表达出义无反顾的昂扬气概,是一种豪情壮志;范词以“浊酒一杯”浇“归无计”之愁,表达出的是一种归期未定的苦闷。 答案:同:都表达了心系国事,思念家乡的情感。 异:①高诗侧重于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②范词则重在表达诗人边功未建,归家之期难定的苦闷心情。 (二)(2018·重庆实验中学高三5月模拟改编)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3~4题。 出 关① 吴兆骞 边楼回首削嶙峋,筚篥②喧喧驿骑尘。 敢望余生还故国,独怜多难累衰亲。 云阴不散黄龙③雪,柳色初开紫塞④春。 姜女石⑤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 【注】①诗人流放宁古塔途经山海关时所作。②筚篥(bì lì):军中乐器。③黄龙:边塞名,借指宁古塔。④紫塞:此指山海关。⑤姜女石: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出关数里有姜女祠,祠前土丘为姜女坟,望夫石在其侧。”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山海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作者行至此处回望,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 B.首联中的“边楼”“嶙峋”“筚篥”就写出了山海关崇山峻岭,有戍边的将士把守的情况。 C.第二句写出了边塞军乐喧闹,驿马奔驰,飞尘四起,一片热闹繁忙的关外景象。 D.第四句写作者因连累双亲而自责,抒发了不忍离开故土,挂念双亲的情感。 解析:C C项,“热闹繁忙”错,“筚篥喧喧驿骑尘”,“筚篥喧喧”这是写军中军乐喧闹,这是以声衬寂,“驿骑尘”是写塞外驿马奔驰,飞尘四起,凸显关外悲凉冷落的景象。 4.诗歌后两联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 ? ? 解析:“云阴不散黄龙雪”,这是写边塞之景,云色浓黑,白雪覆盖,体现出边塞的苦寒,“柳色初开紫塞春”,这是写山海关的景象,柳叶繁茂,春意盎然,给人温暖之感,前后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边塞的苦寒,表达流放边塞的苦闷。从注释和诗歌的标题来看,“诗人流放宁古塔途经山海关时所作”,诗人此时正在山海关,可见“云阴不散黄龙雪”的苦寒之景是诗人的想象,而“柳色初开紫塞春”的温暖之景是诗人眼下所见,前为虚,后为实,虚实相衬。“姜女石前频驻马,傍关犹是汉家人”,“姜女石”“汉家人”,使用了典故,诗人借用这些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之情,以及被发配宁古塔而产生的孤独和失落之感。 答案:①对比:将边塞云色浓黑,白雪覆盖的阴寒与山海关柳叶繁茂的春意对比,突出了边塞的苦寒,表达了诗人流放边塞的苦闷之情。(虚实:虚写边塞云色浓黑,白雪覆盖的阴寒,实写山海关柳叶繁茂的春意,两相对比,突出了边塞的苦寒,表达了诗人流放边塞的苦闷之情。②用典:通过写只有“傍关”的百姓是“汉家人”,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和因发配边塞而产生的孤独、失落之感。 (三)(2018·江西等三省十校高三下学期联考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早 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tian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