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9劝学课件新人教版.pptVIP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9劝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9劝学课件新人教版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析:D A项,“有”通“又”,“暴”通“曝”;B项,“生”通“性”;C项,“参”通“叁”,“知”通“智”。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解析:B B项,“水”为名词作动词;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 9 劝 学 登高望远,假舆马以致千里,君子日日学则终成大业; 顺风闻彰,借舟楫而绝江河,吾辈时时思即日臻妙境。 书香晨读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技法提炼 时文赏读 随堂检测 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 劝 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赏读:《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的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读书已晚。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劝学诗 [宋]赵恒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赏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概括了过去许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和追求。其实列举这两者只是一种借代的说法,它们是一朝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后最具代表性的收获,这里也就代指出人头地。用现代理念去解释,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让学生掌握知识学问,以投身社会,服务人民。 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文本助读 1.走近作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    ,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 思想家、教育家,时人尊称“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 讳,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 今山东兰陵县)令。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提倡    ,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答案:卿 荀卿 性恶论 2.写作背景 荀子曾游学齐国,后因被谗,离齐至楚,春申君用为兰陵令。他曾到过赵国,在赵孝成王面前论过兵,亦曾到秦国考察过那里的经济、地形、政治和习俗等,但都未被任用。晚年弃官著书,后人编为《荀子》。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原文相当长,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问题。全文的中心思想是“学不可以已”。本文节选自原文前一部分,它们在原文中是不连贯的,但各段的内容基本上是完整的。 3.备用知识 (1)《荀子》 荀子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其门人的著作,共20卷,收文章32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2)定语后置句 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作“定语后置”。 常见类型有: ①“中心词+之+定语+者”。如: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②“中心词+定语+者”。如: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修狭”作“桃核”的定语。) ③“中心词+之+定语”。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和“强”分别作“爪牙”和“筋骨”的定语。) ④“中心词+定语”。如: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十人所”作“弟子女”的定语。) ⑤“中心词+而+定语+者”。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能不易其志”作“缙绅”的定语。) 这些句子在翻译时应该把后置的修饰语(定语)提到相应的中心词前。 4.文化积累 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基础积累 1.通假字 答案:(1)“ ”通“煣”,使弯曲 (2)“有”通“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tian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