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润博财税顾问工作室专题之外资企业避税
目 录
第一部分 外资企业避税现状分析
第二部分 外资企业避税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 外资企业避税方式分析
第四部分 中国反避税应对策略分析
第五部分 中国反避税法规精选
第一部分 外资企业避税现状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跨国企业避税在我国一年便高达 300 亿元。中国在 20 世纪90 年代
后期,每年光跨国企业避税行为而损失的税收收入约为 300 亿元。换句话说,跨国企业避税
在我国一年便高达 300亿元,这约相当于去年中央财政收入的三十分之一。这还仅仅是跨国
企业避税,若加上内资企业的避税,数字将会十分惊人。300 亿元如何算出?国家税务总局
国际税务司反避税工作处处长苏晓鲁进一步解释说,目前,我国已批准成立了 40多万家外
企,相当数量的外企通过各种避税手段转移利润,造成从账面上看,外企大面积亏损,亏损
面达 60%以上,年亏损金额达 1200 多亿元。按照税法的规定,以后的赢利是可以弥补前年
度的亏损。因此,我国每年要少征外企所得税约 300 亿元。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人会对一些外资企业究竟属于哪个地方投资的感到困惑,他们
的投资方往往标明是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方的公司。而实际上,这些公司许多是由台商所投
资控股。台商为何要老远跑到这些小地方注册公司并借此名义到内地投资?知情人士指出,
台商此举是一箭双雕,即既可绕开台湾当局对台商投资内地的限制,又可利用国际避税地进
行避税。
无独有偶,近年来,合资企业纷纷改为外商独资。在外商谋求独资的背后,专家指出,
除政策产生变化、外商已经熟悉国内情况等多种因素外,能够更加方便、隐蔽地进行避税也
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小陈是江苏苏州的一名注册会计师,因工作的关系,对企业的财务运作情况十分了解。
她说:“我所接触的外企中,至少有两成企业是有意识地进行避税。与外企相比,内资企业
的避税意识要差得多。”
业内人士指出,如同外企在中国所进行的避税行为一样,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如果能
够成功地规避他国的税收,对本国来说,未尝不是件有利的事情。
1
国家税务总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王聿副研究员认为,在计划经济的情形下,中国的国有
企业没有必要也没积极性进行合理避税。而在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外企进入中国。这些外
企在进入中国之前,大多认真研究过中国的税制,对如何避税有相应的方案。因此,外企得
以轻易的避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抽样调查,三分之一的亏损外企是由于经营不善等客观原因造成
的,而六成以上的外企存在非正常亏损,实质上是虚亏实赢。照此推算,我国每年光外企所
得税流失便达 200 亿元左右。
外企的转让定价直接侵犯合资或合作企业中方利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外企的主要避税手段是转让定价,这要占到避税金额的 60%以上。
专家指出,所谓的转让定价是指集团内的关联企业之间,为了确保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在集团内部人为地控制定价,这包括产品价格、贷款利息、无形资产转让价格、劳务费用等
等。
跨国公司在利用转让定价进行避税方面有便利的条件。据统计,国际贸易总额中约有
60%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所形成的。跨国公司在制定内部交易价格时,往往可以便利
地采用转让定价办法,达到减少税负从而增加利润的目的。
据业内人士介绍,转让定价在中国主要表现为“高进低出”,即进口设备、进口材料、
贷款利率等多方面的价格要高于国际市场,而出口产品的价格却低于国际市场。通过这样的
操作,中国的外企容易形成账面上的亏损,而利润转移到税负低的国家、地区或转移到税负
高的国家、地区以独占利润。如此一来,跨国公司是一举两得:增加利润,减少汇率风险。
对中国来说,外企的转让定价无疑会损害国家的利益。而对与外商进行合资或合作的中
方来说,转让定价将直接侵犯自己的利益。因此,从目前的国内情况来看,在“两头在外”
的合资或合作的企业中,中外资两方往往容易合作失败,而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合资或合作的
企业容易成功,这与中方控制经营、财务的能力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
向银行贷款不仅仅是缺少资金也是一种避税办法
转让定价是外企避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品测试管理--NPD-Testing.pdf
- 第三章 产业关联.pdf
- 科尔尼:中国电信-战略对标及改进实施江苏电信试点项目 2.1.3 市场领域专题分析报告.pdf
- 银行客户经理营销与服务实战技能专题培训——提高职业竞争力训练营系列课程之一.pdf
- 第十一章 公司金融专题:兼并收购(公司金融-东北财经大学).pdf
- 同策济南徐李片区项目商业专题研究北大资源月综合商业聚集区开发流程建议.pdf
- 中国信贷风险专题分析报告-“十二五”规划下新兴与传统行业信贷风险与授信密钥.pdf
- 2018年H1血液制品批签发专题报告:行业转型期,资源与终端并重.pdf
- “智能驾驭,电动未来”第二期专题报告-新能源汽车系列报告-第四卷.pdf
- 工程经济学概论 专题7 工程项目的财务分析(同济大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