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其二)》名师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 NUMPAGES2 《马嵬(其二)》名师教学设计 邝伟 重庆市育才中学 一、解题 马嵬: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通志》:“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指贵妃也。帝不获已,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此诗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二、诵读诗作,美读入境 三、小组合作,梳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 1.学生就字词质疑,学生相互解答,教师作修正和补充 字音:马嵬(wéi) 宵柝(tùo) 文言实词释义: 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空。 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 此日六军同驻马 驻:使…停止 四、捕“象”会“意”,品“境”悟“情” 要求:立足诗作结构,捕捉意象,形成画面,把握意象特征,由景及意,概括意境,初步推断诗情。 明确: 他生此生 —— “徒闻”“未卜” —— 玄宗之悲 马嵬之变 —— “空闻”“无复” —— 昔乐今苦 “此日”“当时” 不及莫愁 —— “如何”“不及” —— 义山之叹 小组合作,探究诗作主旨 问题:前人评此诗“讽意至深,用笔至细”,据此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 “用笔至细”表现为 1.倒叙手法 章法独特 2.对比反衬 直击实质 3.一波三折 曲折幽深 4.层层蓄势 寓意自明 “讽意至深”体现在 1.否定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 2.剖析悲剧之因,直指玄宗 3.以史为鉴,借古讽今 4.暗含怀才不遇之懑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