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第2期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总第169期)
No,2,2013 Journal.of Science
JiujiangUniversity(SocialEdition) 1商j
…(Spr’NO
论陶渊明诗歌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杨春旭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文学与生态的关系在当下的学术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生态美学已成为一个热点
学科。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审视陶渊明的诗歌,其诗歌中蕴含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生态社
会等生态美学思想对当代的生态美学观的生成及其建构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挖掘古代
文学经典中的生态资源对中国的生态美学建设富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陶渊明 生态思想 崇尚自然 天人合一 生态社会
中图分类号:I
20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 顺乎自然而无为。在老子看来,人应该顺乎自然
以及人口的急剧增长,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 而无为,“无为”就是做事不要强为,要顺乎自
态失衡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及人类自身的生 然,只有如此做事才能成功。《老子》第六十四章
存与发展,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中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又说“圣人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 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庄子也有与老子类似
与自然的关系。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态意识也不 的思想。他在《庄子·知北游》中说:“圣人者,
断提高,面对人类不断恶化的生存环境,在文学 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
研究领域生态美学应时而生。生态美学以全新的 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即以“无为”的方式
视角和方法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的价值,探讨人与 尊重事物的本性,让事物处于自然而然的状态。
自然的相互关系,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 可见,老庄的“无为”,并不是不“为”,而是要
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中国古典文学 在“为”的过程中,顺乎天地自然本性而自然而
作品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东晋大 然,方可“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的自然无为思
诗人陶渊明的诗歌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 想,对陶渊睨崇尚自然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于人类应对当前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 陶渊明的很多诗歌都反映了其崇尚自然的思
的借鉴意义,正确认识、运用这些生态思想将会 想。陶渊明诗文中自然的含义很丰富,一是天然
对我们今后的社会实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 的、原本的意思;二是自由的、不受外在制约的
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陶渊明诗歌中的生态美 意思;三是真、朴、淳的意思。陶渊明对自然山
学思想。 水十分热爱,视大自然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少无
一、崇尚自然的生态观 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五首》)。他很
陶渊明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崇尚自然。陶 率直地表达出不受世俗所羁热爱自然的本性。“家
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来源于老庄,“自然”一词在 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归去来兮辞》)。为了生
道家的论著中使用频率颇高。在以老庄为代表的 活,他不得不出仕。在赴京任职的途中:“目倦川
道家看来,自然而然地顺应自然才是“道”的极 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致,自然万物各行其是,切勿人为力量的介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