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PDF

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 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 ——中医药研究的重要突破口 * 1 1,2 ** 赵 瑜 ,胡义扬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教育部肝肾疾病病证实验室/上海市中医 临床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1203;2.…上海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 上海… 201203) 摘 要:证候的客观量化是中医学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系统生物学及信息分析技术是证本 质研究的重要突破口。中医证候与生物网络动态平衡的阐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观点具有相通性,网络分析是 揭示证候内涵的有效手段,其关键节点可用于证候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证相应的疗效反馈是验证证 候内涵的有效方式,基于药物靶标网络和证候网络“共模块”的比对分析,可以在系统的分子水平上明晰对 证方药的作用机制,聚焦证候的潜在标志物,筛选和聚焦所得的证候潜在标志物最终仍需要大量反复的临 床实践的验证。目前,中医证候实质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总体尚属起步探索阶段,对证候的生物标志物群多 处于初步单一的分析,缺乏对各种组学信息的整合、聚焦和验证。中医证候的研究需要从整体论和转化医 学理念出发,立足临床,采用“病- 证- 方”结合及“整合- 聚焦- 验证”的体系思路,在严格的临床样本选 择与质量控制前提下开展研究工作。 关键词 :证候 中医药 客观化 系统生物学 doi :10.11842/wst.2016.10.001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A 中医学的发展以临床疗效为基石,以整体观念 “有诸内必形诸外”,疾病证候既然有其规律性的外 和辨证论治为理论和思维特色。辨证论治是中医认 在表现,就必然有其规律性的内在物质基础。长期 识、治疗疾病的基本思想,证候是中医药理论的核 以来,缺乏客观量化的证候判定指标及证候疗效评 心,是中医学认识疾病、临床诊疗和疗效判定的核心 价指标一直是困扰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瓶颈, 基础。所谓“医道在于识证、立法、用方,此三大关 同时也是中医学有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 键……然三者之中识证尤为重要”,“若识证不明,开 1 系统生物学及其信息分析技术是证本质研究的 口动手便错矣”(《临证指南医案》)。中医证候是一 重要突破口 种对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归纳,反映了疾病过程中机 体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以及病机等整体病理状态。 自20 世纪50 年代起,中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学 症状和体征是疾病和证候的外在表现。中医学认为 者针对证候客观化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者从 [1] [2] 五脏中的肾本质起步 ,随后开展脾虚证本质 、血瘀    收稿日期:2016-10-18 证本质[3] 等研究,均取得一些进展与成绩。但囿于    修回日期:2016-10-19 *   科学技术部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2009ZX10004-601 ):病毒性肝炎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平台的建立,负责人:胡义扬;科学技术部国 家“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2012Z004 ):基于转化医学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生物学研究,负责人:胡义扬;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基于代谢组和转录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舌象生物学基础研究,负责人:胡义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方证生物网络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潜在标志物研究,负责人:赵瑜;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自然 基金项目(14ZR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