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庄子齐物论-东海大学中文系
《東海中文學報》
第 30 期 頁 165-206
東海大學中文系 2015 年 12 月
《莊子.齊物論》哲學義蘊新詮
-「結構存有論」取向之探究
李德材∗
【提要】
對《莊子.齊物論》之解讀至今依舊是眾說紛紜。本文以當代德國大哲
羅姆巴赫開創的「結構存有論」作為詮釋 之理論參照,且選擇鍾泰先生《莊
子發微》一書為主要注解依據,並聚焦於 〈齊物論〉所謂的「兩行」與「存
有論生成歷程」這兩個主題上。本文闡述 了「兩行」中的「因是」工夫,在
究極意義上,乃是某種「名止 於實」的「破執顯正」工夫 -一種現象學意
義的「審視」事物的態度;而因是工夫之所以可能之基礎又在於「以明」,
即對於結構存有論生成歷程及存在層級之「洞視」工夫。同時,我們順著〈齊
物論〉文本順序擇要疏解了其「道、物辯證」關係,並將它與結構存有論理
論相對照。我們證成了〈齊物論〉的「無 有」或「一」,相當於結構存有論
之萬物存在方式之原初統一性;「獨」或 「游」相當於結構存有論中存有者
與存有「同一」的「獨一性」存有論,期間共經歷五個存有論生成步驟及存
在層級。本文指出,這兩家之對比研究實 具有相當大的延展性空間與現代意
義。
關鍵詞: 《莊子.齊物論》 鍾泰 道與物 羅姆巴赫 結構存有論
結構現象學
∗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
.東海中文學報.
一、前言
對當代「莊學」研究者而言,〈齊物論〉堪稱哲學義蘊最為豐富的篇章。
然則,歷來有關〈齊物論〉之解讀至今依舊是眾說紛紜。本文以當代德國大哲
羅姆巴赫(Heinrich Rombach ,1923-2004 )開創的「結構存有論」
(Strukturontologie )作為詮釋之理論參照。一方面是因為羅氏哲學繼承了當
代現象學傳統而能另闢新境,另一方面則因為其哲學體系實為東西方哲學之匯
通開闢了新的可能性,頗值得進一步加以對比研究 。
在文獻之引用與注疏方面,本文選擇鍾泰先生(1888-1979 )《莊子發微》
一書為主要解讀依據,必要時再參酌諸家解法以為對照之方式。筆者認為,
鍾泰窮畢生之力注莊,無論章句訓詁、歷史考據、文章風格乃至義理結構,皆
能融會貫通,發幽顯微,精闢入理,發人之所不能言,尤其於諸家所無以為解
處,更是慧見時出,自成一說;另一方面,就義理闡發來說,鍾泰的文本解讀
隱隱符應本文採取的「結構存有論」立場,頗值得進一步闡發其隱而未發之哲
學義蘊。
本文之寫作,將聚焦於〈齊物論〉「兩行」與「存有論生成歷程」這兩個
主題上,全文論證程序如下。(一)首先我們將先簡述羅姆巴赫「結構存有論」
之理論要點,這涉及到其與西方傳統形上學中「實體存有論」之理論差異,以
及羅氏所謂的「結構化」現象,意義之整體結構,乃至所謂的「深層結構」與
「高等或大結構」等議題。(二)討論〈齊物論〉篇名之不同解法,並證成《莊
子》「道」的概念與結構存有論之「結構的生成變化」概念間之相似性,從而
順著〈齊物論〉「文本脈絡」疏釋其要義,並採用結構存有論相關原理,以闡
釋〈齊物論〉中因是與以明「兩行」之哲學義蘊。(三)順著〈齊物論〉文本
脈絡探討其道、物之辯證關係,並對照於結構存有論所提出的「存有論生成變
化」六個步驟,提出〈齊物論〉之「道」生成變化之五步驟原理。(四)參照
誠如張祥龍先生所指出的,羅氏已將當代現象學深化到一個新的階段,而能擺脫「西方中心論」之魔咒,並能
匯集現象學傳統之各種思路,且已然超越「詮釋學」理論,而讓哲學深入更原初的情境構成之核心內部以展開
理論詮釋。詳細討論請參見羅姆巴赫着,王俊譯《作為生活結構的世界─結構存有論的問題與解答》(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年3 月第一版),張祥龍「導言」。
鍾泰先生着《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3 月重印本)。為行文方便,本文以下引用《莊子》
原典以及鍾泰注文皆據該版次,除非另有必要,否則將直標該書頁碼而不另加註。
.166 .
.《莊子.齊物論》哲學義蘊新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