杹唽n}科技創新、制度與發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杹唽n}科技創新、制度與發展.doc

政大中山所東亞專題:科技創新、制度與發展(261649) 政大中山所 94學年度第二期 授課老師:王振寰 上課時間:每星期一,2:00 - 5:00pm 地點:綜合270723 本課程是有關科技、制度與經濟發展的專題,特別是在創新與學習的議題 上。創新在當今資本主義世界已經成為「magic word」也是討論國家競爭力的主 要研究對象。但是科技活動本身就是社會活動,與既有的制度、習慣,以及發展 的程度和技術體制有密切關連。從Kuhn以來,所謂的科學家中立的迷思已經被 打破,任何的科學和科技研究,都有社會因素包含在其中。而創新的議題當然也 包含了社會和人的制度因素。當今社會科學有很多不同取向來研究科技和創新, 由於時間有限,我們課程的安排不可能包含所有的面向,而主要的議題將設定在 政治經濟學領域,特別是創新與學習的制度,或稱之為「國家創新體系」(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以及後進國家的發展學習路徑上。 課程的前二週介紹一些背景知識,包括古典理論家和早期的創新與制度理 論發展,之後我們將進入討論國家創新體系,生產的社會體系、以及區域創新體 系、工業部門創新體系等。在學期的後半,我們則將集中在討論後進國家,特別 是東亞的科技學習和創新上o而課程最後則將討論全球化與科技民族主義和政策 意涵。這門課的設計,因此是在前半段提供對科技創新和學習有興趣的學生,在 研究所階段的知識和研究基礎,而後半段則是以東亞為例來看待前半學期所討論 的理論。整體而言,這門課希望對知識社會或知識經濟之形成有興趣的學生,提 供一個理論和經驗研究上的基礎訓練。我們的研讀資料來源主要取自: Edquist, C. ed. (1997). System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e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2 volumes. London: Printer. 課程要求:鬲參與討論,每週對文獻提出報告,以及最後15000字左 右的學期報告。 日期 主題/文獻 1 2/13 開學週/程介紹 2 2/20 The basic background knowledge Elliott, J. E. (1980). Marx and Schumpeter on capitalisms creative destruction: a comparative restatement1, Quarterly Journal of (August): 45-68. (in Freeman,23-46) List, F. (1885). The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pp.l49-62. (in Edquist, V:2, 229-242) Rosenberg, N. (I960). Some institutional aspect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Journal of Political 加y,LXVIII(6): 557-70. (in Edquist, V:2, 243-256) 3 2/27 The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on innovation Nelson, R?,and S. Winter. (1977). fIn search of useful theory of innovation1, Research Policy,6⑴:37-76. (in Edquist, V:2, 81-121) Dosi, G. (1988). The nature of the innovative process; in G. Dosi, C. Freeman, R? Nelson, G? Sil verberg and L. Soete (eds.). 參考: Technical Change and Economic Theory、London: Printer, pp.221-38. (in Edquist, V:2, 122-139) Coriat, B. and Weinstein, 0. (2002) Organizations, firms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generation of innovation?9 Research Policy, 31, 273-290. 4 3/06 The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perspective I Freeman, C?(1995). The national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