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简与帛书老子孰优孰真
經
典文獻
漢簡與帛書《老子》孰優孰真
── 篇章結構佈局的比較
尹振環 貴州省委黨校
自從 1976 年購得《馬王堆漢墓帛 方面充分證明漢簡本優於各古本。
書》,我開始對帛、簡、今本《老子》 其次,漢簡再次確證《老子》之
的比較研究,已經三十七年了。當得知 原篇次與原篇名無顛倒、名符實。
北大漢簡《老子》的消息後,可謂朝思 「漢簡本兩篇的順序與帛書本一
暮想,時不時給北大歷史系和上海古籍 樣,都是以〈德〉在前,〈道〉在後」,
出版社打電話詢問出版消息,唯恐上了 即德為「上經」、道為「下經」(見《西
火葬場還沒讀到。後來終於由我的長孫 漢竹書(貳)》圖版 3 與三十九頁。釋
尹記銘在上海幫忙購得這本寶書——西 文一二三與一四五頁),這裏只稱「上
1 經」、「下經」,並非「德經」「道經」。
漢簡《老子》 ,高興可想而知!我從
篇章結構佈局、中心思想與重要論斷等 而帛書本篇尾只稱「德」、「道」,其
幾個方面對漢簡本與帛書老子甲乙本、 「經」字是帛書整理者自己加的,並非
郭店楚簡《老子》進行了比較研究。現 古貌。
先將篇章結構佈局的比較結果整理如 《西漢竹書老子》再一次證明傳
後,以求教於學界的同好。 世本即今本《老子》的篇名「道經」、
漢簡《老子》的文字可以說無損 「德經」名不符實。《史記 ‧ 老子列傳》
缺,而且篇章結構佈局也較完備。 只說「老子修道德」、「著書上下篇」,
首先,是文字無損。 帛書老子甲乙本都是「德」上「道」下,
整理者言:「漢簡本原書全文應 韓非子〈解老〉、〈喻老〉所據本也是
有五千二百六十文字,其中不少殘缺文 「德」上「道」下,西漢嚴遵本及其《老
字可據上下文補出。對理解文句有影響 子指歸》也是「上經多下經少」的篇次
的文字不則超過全書百分之一」;「而 與篇名,甚至王弼古本極可能是「德」
帛書《老子》殘破較甚,漢簡本係保存 上「道」下(詳拙著《帛書老子釋析——
最整的古本《老子》」。這從文字保存 論帛書老子將會取代今本老子》,貴州
54 弘道 2014 年第 2 期 / 總第 59 期
人民出版社,1998 年;《帛書老子再 兩點都很重要。正如一幅價值連城的千
疏義》,商務印書館,2007 年)。現 古名畫一割為二,後來被人為顛倒了上
在又加上《西漢竹書老子》,已是第五 下篇次,篇名又不符其實,豈不遺憾千
個或第六個古本,完全證明了《老子》 古?西漢簡老子再次予以確證,其重要
原「上」篇、「下」篇或上經、下經才 性不言而喻。
是古貌。所謂「道經」、「德經」之篇 其三,唐玄宗顛倒《老子》篇次
名是唐玄宗妄加妄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