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冬天94岁抗战女兵王凤仙受到社会各界关爱.docxVIP

温暖冬天94岁抗战女兵王凤仙受到社会各界关爱.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暖冬天94岁抗战女兵王凤仙受到社会各界关爱.docx

温暖冬天94岁抗战女兵王凤仙受到社会各 界关爱 2012年11月23日,在中共安徽省固镇县委宣传部、固镇 县人武部的关注下,中国新闻杂志社、安徽省蚌埠市教育电 视台、安徽省固镇县行知中学、关爱抗战老兵网、固镇县任 桥镇政府等单位;分别派员采访慰问了家住固镇县任桥镇余 张村的抗战女兵王凤仙老人。 今年94岁的王凤仙老人因健康原因正在任桥镇卫生院 住院治疗,得知大家来看望她,老人坚持从床上坐了起来。 固镇行知中学校长刘欣华、主任张丽还代表关爱抗战老兵 网”合肥志愿者严慧慧为老人捐赠的羽绒被和吉林志愿者 吉尔一一文森的问候;关爱抗战老兵网”志愿者、温州商 人陈良定先生除去敬献了果蓝外,还向老人捐赠了 500元人 民币;任桥镇政府干部孟瑞、韩苗苗代表镇委、镇政府看望 慰问老人并送去礼品。 王凤仙老人告诉我们说:“我原名盛维荣,安徽宿县芦 岭人,1919年出生。抗战开始时我还是童养媳,为了与封建 制度抗争,我逃了出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那年我18 岁,在陈洁同志介绍下投奔了革命,参加了由赵汇川同志领 导的宿东战地服务团。从当时形势来说,日寇大举进犯中国, 我们宿县、灵壁一带也沦为日伪敌占区,老百姓饱受侵略者 的蹂蹒和压迫。当时抗战形势非常严峻,日伪的碉堡林立, 十里八里就是一个据点,所有的集市和村庄等人口聚集地都 设有关卡,老百姓经过时,不但要给日本鬼子鞠躬、接受检 查,随身携带的物品还随时会被鬼子掠夺,稍有不从,轻则 遭到毒打,重则就有生命危险。那时候,日本鬼子的气焰十 分嚣张。他们去村庄里四处掠夺时,有时甚至连武器都不带, 拎着大棒就出来了。他们在乡里奸淫掳掠,看见鸡鸭和妇女 就抢,看见青壮年男人就打。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面对着武装 侵略者,不得已,青壮年男女大白天都逃到了村外的芦苇荡 里,野湖地里,妇女们还用炭灰把脸上抹得漆黑,看不出原 来的模样来,村子里只留下老人和小孩看门和通风报信。 当时的战场上,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伤亡惨重,我们这 些战地服务团的女兵们,就在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救护我军受 伤将士。在一次战斗中,我军一名排长中弹倒地,我连忙上 前救援,而一名日本鬼子却突然冲上前来,砍死了排长!我 愤怒地拣起一块石头猛砸日本鬼子,直至其脑浆迸裂才住 手。有时我们也端起步枪向敌人射击,那时大家一条心,只 有杀死鬼子我们才能活命。 1942年春节后,乍暖还寒。当时的抗战局势也是如此。 抗日战争进入了纵深阶段,也是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当 时我所在的部队改为宿东游击队,继而又改为宿东独立团, 后又改名为宿东游击支队,负责人先后是建国后担任东海舰 队司令员的赵汇川及王凤舞、沈连城、郑良瑞、周启邦、谢 邦志等人。当时部队实力和能够活动的势力范围还都非常有 限,只能在宿东、灵西、灵北一带,局势对我们十分不利。 既要打击敌人,又要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是当时最大的任务。 同样,抗战的硝烟在这一带燃起后,日本鬼子也加强了防范。 针对我们的抗日武装和活动区域,他们会随时带着伪军出来 扫荡,或拉网,或奔袭,或合击,意在消灭抗日武装。当时, 我们这支队伍为了避开敌人的锋芒,有效保存自己,只有不 断转移。有一夜,我们曾连续变换了 3个驻地。但当时我们 抗战的激情非常高涨,积极动员当地民众拿起刀枪抗日。面 对着血雨腥风的战争,我们这些女兵也曾伤心过流泪过,但 为了抗战,在这国难当头的时候,我们下定坚强的抗战决心! 战友们时常高举右拳大喊:“赶走鬼子,保护家园!” 现 在,淮北西大门抗战烈士陵园里,那2400位烈士都是我的 战友啊!今天的革命道路,就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出了的 一条殷红的路……” 说到这儿,王凤仙老人抬起头,挂满泪花的双眼露出真 情怀念的神色。 “时光流逝,参加抗战一晃六、七年了,由于受伤染病, 当时支队首长周启邦、谢邦志都非常关心我,他们安排我在 淮北西大门车湖一带,共产党根据地的一个农户家中养伤养 病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开始寻找老部队,这时 内战又暴发了,由于交通不便,我连续寻找了半年多都没有 找到,有一次还被国民党士兵抓住关了起来,他们拷打我是 不是共产党,审问不出来就把我卖了。后来又被土匪抢了去, 一次趁土匪头子喝醉了酒,我又逃了出来,跑回到车湖一带 共产党根据地。从此,我再也没能回到老部队。”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老人家的那段历史,是沉重得让人 喘不过气来的历史,沉重得让我们害怕再去翻动。七十多年 来,老人家从没有走出脚下这片土地,因为这个地方是一块 红色革命圣地,早在1920年,中国马列小组就在这里活动 过。马列小组中的三位成员欧玉佩、吴可、王相圃都是这个 地方的人。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同乡会、同学会、新青年组织, 发起组织青年学生开展活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 先后就有早期共产党员朱务平、李启耕、赵龙云、任训常、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