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辨识丶风险评价及控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 北京科技大学 谢振华 博士/教授 xiezhenh@ 010 课程内容 1.危险辨识的基本概念 2.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3.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方法 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内容 5.重大危险源辨识 6.危险辨识实例 7.风险评价方法 8.风险控制措施 1 危险辨识的基本概念  基本概念:危险、风险、危险源、重大危险源。  危险:是指易于受到损害或伤害的一种状态。指系 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 的承受程度。  风险: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 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 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是风险度或风险度率 (R ), 它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P )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 (S)的乘积。 危险度R=事故频率P×严重度S 1 危险辨识的基本概念  危险源: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 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 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  重大危险源:我国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 法》对重大危险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 《安全生产法》第96条的解释是: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 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 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1 危险辨识的基本概念 风险判别指标  在安全工作中,需要确定合理的、可接受的 风险判别指标。  风险判别指标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 的;是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指标。  应不断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始终处于可 接受范围内。 1 危险辨识的基本概念 危险 (风险)辨识的重要性  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 确定危险控制是否充分;  确保在伤害发生前危害得到控制;  为持续改进安全管理的绩效提供衡量基准;  推动积极的安全文化。 2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 2. 1 基本概念 (1)危险因素 •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有害因素 •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 损害的因素。 • 通常两者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2.2 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相关国家标准) ◆按事故类型分类 • 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 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 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 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 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 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 -1992) ,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 •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 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 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